“二、四小隊沿著原方向繼續前行,每隔十千米匯報一次情況;一、三小隊派一部分成員在原地等待,其余成員繼續往前擴充十千米,并且將檢測到的情況匯報給我。我帶著五隊成員就過去?!?/p>
“是?!?/p>
說完,莫里看向自己身邊的機械助理,育嬰堂總共就兩百多臺機械助理,除去那些有隱患不能用的,好大一部分都分給了礦星開采隊,僅僅是自己帶過來的就有四十臺,別提布朗威那里還有六十臺。
這個數目,表示阿黛爾對礦星的器重。
“我們過去幫忙。”他說。
它們移動的是最核心的一類東西,包含飛行器跟開采工具。
先前派出去的小隊只負責勘測,后續的開采工作在五隊身上。
按理說不該這么浪費,但是能源晶的分布非常散漫,都是一個點一個點的,每個點只能開采出小數目的礦晶,要找到大面積的能源晶分布不容易,為了節省時間,只好通過先定點,再采集的方式。
只有大面積的能源晶分布,才會五個小隊一起行動。
莫里他們這次的運氣不錯,沿著一隊三隊檢測到放射性的地方,發現一路都能插上旗幟。
“如果數據沒有出錯的話,這一片都能有能源晶存在,就是不知道寬度是多少了。”莫里暗暗地想,如果寬度只有十公分的話,那這條區域的數目非常有限;如果寬度超過一米或者兩米的話,就是個不小的區域了。
“你們兩個,沿著這些節點,往前檢測三米的位置?!?/p>
“你們兩個,沿著這條線路的方向,以十米為半徑再推延五百米的距離?!?/p>
“五隊的成員,以我腳下這個位置為圓心,開一個半徑三米的起始圓?!?/p>
半徑三米是為了應付寬度一米的情況,如果寬度超過一米的話,這個半徑還要再往外擴大。
在起始圓的基礎上,機械助理會往下探測能源晶的深度,包括多深能夠開采到能源晶,多深為止沒有能源晶的存在。
這將決定之后的礦井深度。
以上都是莫里獲得的經驗,此前他們已經開采過一次灼金能源晶,可惜那次礦區的淺度非常低,往下只有二十到三十厘米有分布,最深也沒超過五十厘米。
所以開采沒兩天就見底了。
是以,莫里雖然猜測這塊礦區的面積不小,也沒有最初那么激動。
萬一深度不夠的話,就白高興一場了。
隨著探測結果一次次匯報到莫里這邊,礦區的景象越來越清晰,整體呈現喇叭狀,自己這邊是大口,長度約為一百二十米;對面那邊是小口,長度只有七米八。
礦區寬度出乎意料,平均距離為十三米,最長地域有十五米,最短地域也有十一米。
往下開采的平均深度為兩米,能源晶分布的平均深度為一米七二,最深的開采位置在三米,最深的能源晶分布位置在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