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武聞言,眉頭緊鎖,毫不猶豫地?fù)u頭:
“不行!都頭的話就是天條,一個字都不能改!我王小武要是干出這種關(guān)門打狗的事,以后還怎么有臉見都頭!說中策!”
湯大洪點(diǎn)了點(diǎn)頭,似乎早就料到他會如此選擇。他繼續(xù)說道:
“中策,便是老夫之前所言的‘以工代賑’。
立刻將所有流民按丁壯、婦孺、老弱分類造冊。
丁壯者,編入工程隊,修繕城防、疏通河道、開墾荒地。
婦孺老弱,則安排紡紗織布、縫補(bǔ)軍衣、打理營地雜務(wù)。
凡勞作者,皆按日發(fā)糧,多勞多得。
如此,既能消耗他們的精力,使其無力生亂,又能變無用之人力為有用之功,為青州日后發(fā)展打下基礎(chǔ)。”
王小武聽得連連點(diǎn)頭,這個法子好!
讓這幫閑著沒事干的流民都動起來,既能干活,又能吃飯,一舉兩得!
“那上策呢?”王小武追問道。
湯大洪的臉色變得無比凝重,他深吸一口氣,一字一頓地說道:
“上策,在‘以工代賑’的基礎(chǔ)上,還需做三件大事。
其一,清查隱戶,丈量田畝!
其二,懲治豪強(qiáng),收繳逆產(chǎn)!
其三,廣開言路,招賢納士!”
這三件事,每一個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敲在王小武的心上。
他雖然不懂政務(wù),但也知道這三件事的分量。
清查隱戶,丈量田畝,這是要動那些士紳大戶的命根子!
自古以來,官府的田冊和實(shí)際的田畝,從來都是兩本賬。
那些大戶把自己的田產(chǎn)藏匿起來,化整為零,以此逃避賦稅,這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要去查,就等于把整個青州的士紳階層,全都推到了對立面。
懲治豪強(qiáng),收繳逆產(chǎn),更是要見血的。
李忠賢盤踞青州多年,他的黨羽爪牙遍布州府各縣,這些人哪個不是家財萬貫、魚肉鄉(xiāng)里的惡霸?
要去動他們,必然會引起劇烈的反彈,甚至可能激起兵變。
至于招賢納士……王小武苦笑一聲,他上哪招賢納士去?
他如今的名聲,在那些讀書人眼里,恐怕比洪水猛獸還要可怕。
“老先生,這三件事,哪一件都不是好辦的啊。”
王小武愁眉苦臉地抓著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