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丞相長嘆一聲:“千真萬確。”
太和帝看著王丞相,慢慢道:“這樁案子,關乎幾十條性命,關乎幾百人的清白。朕不是信不過王丞相,而是要格外慎重。”
說到底,還是不夠信任。
換成太康帝,根本不會多問,直接就會讓王丞相全權處置。
王丞相心里有些發涼,肅容應道:“事關重大,請皇上派人去牢獄中復審這一案。”
太和帝略一點頭,轉頭吩咐葛公公去傳口諭,傳安國公和戴尚書進宮。
王丞相心里一聲冷哼。
按理來說,這一樁暗自應該交給刑部來復審,派戴尚書去正合適。天子讓安國公一并跟著去算怎么回事?
年少的天子別的沒學會,倒是先學會了平衡朝堂,倚重太皇太后一黨來壓制他這個丞相。
安國公戴尚書連夜去牢房,將此案重審了一遍。
隔日,兩位重臣捧著厚厚一摞卷宗來了。前面大致一樣,只有后面有些出入。那些暴民聲稱在城門外就被逮住,那個將軍口口聲聲說他們是被南陽郡主唆使而來。
“此事怎么牽扯到韶華堂妹了?”太和帝皺了眉頭。
妥協(一)
安國公和戴尚書熬了一夜,將這一樁案子查了個底朝天。
時間太短,左越根本來不及捂住這么多人的嘴。戴尚書倒是有心包庇,奈何安國公虎視眈眈,容不得他做手腳。
結果這一審,拔出蘿卜帶出泥,將左越前前后后做的那些勾當都審出來了。
安國公打起精神,拱手稟報:“左越原本是想借此事誣陷南陽郡主,暗中指使麾下士兵殺害饑民。結果錯打錯著,這一撥饑民確實做過許多不法之事。”
太和帝目中閃過怒焰,用力拍了一下御案:“左越為何要做這等事?韶華堂妹和他無冤無仇,他為何要平白誣陷韶華堂妹?”
戴尚書咳嗽一聲,正要說話,安國公再次搶過話頭:“皇上可別忘了,三年前南陽軍主將左真被彈劾,丟了官職。左氏一直對郡主懷恨在心。這是逮住機會就想狠狠咬郡主一口……”
“鄭尚書請慎言!”戴尚書見勢不妙,立刻張口打斷滔滔不絕的安國公:“這些暴民,敢sharen搶糧,易子而食,早已不是什么良善百姓。他們說的話,未必全部可信。”
然后,正色拱手對太和帝道:“左氏一門皆是大梁忠臣,尤其是左大將軍,領兵鎮守邊關十數年,為大梁抵御外敵。左越也做了數年的城門官,平日當差勤勉,并無什么惡行惡跡。”
“懇請皇上明察此事,不要無故冤枉了左家兒郎,別令忠臣良將寒心。”
這是在提醒天子,左氏手握兵權,位高權重,沒有確鑿證據,不能隨意處置一個左氏嫡支子弟。
太和帝默默看戴尚書一眼。
這個戴尚書,平日和左氏看似沒什么來往。此時站在左氏立場說話,當然是因為王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