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丞相心里涼了一涼。
換作太康帝,絕不會這般對他這個大梁丞相。
眼前這個年輕熱血的天子,和性情軟弱愛和稀泥的太康帝截然不同。臣子們相爭,做天子的拉偏架,便是丞相也得吃悶虧。
太和帝看了過來。
王丞相咽下心中羞怒不快,拱手應(yīng)是。
太和帝這才舒展眉頭,溫聲安撫王丞相幾句,又對紀(jì)尚書道:“補種的糧種,由南陽郡送去燕郡。要賑濟的糧食,還得戶部籌措安排。辛苦紀(jì)尚書。”
大頭都由南陽郡出了,剩下的賑濟糧食,能擠出多少就多少吧!
紀(jì)尚書心里的重石被挪了一塊,還算輕快地拱手領(lǐng)命。
緊接著,太和帝又沉聲道:“燕郡起了蝗災(zāi),接下來,定有別的郡縣也遭了蝗災(zāi)。眾卿有何建言?”
應(yīng)對這等天災(zāi),朝廷其實也沒什么好辦法。無非就是減免田賦撥糧賑濟安撫百姓等種種。具體施行得如何,還得看各衙門各官員。
這些具體事宜,就不是大朝會能解決的了。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地進言,商量出了幾條對策。
太和元年的
蝗災(zāi)(三)
人心都是偏的。
姜韶華進京之后,做的一樁樁一件件事,都站在太和帝這一邊。在太和帝眼里,姜韶華是最貼心的堂妹。為了給他這個堂兄解難,甘愿獻出大批的糧種。
這年月,有銀子也不容易買到糧食,更遑論糧種了。這份人情,實在大得很。
太和帝的心,難免也就往自家堂妹偏了一點點。原本的太子伴讀如今的天子親信們,暫時還沒有官職,就這么伴隨在天子身后。
鄭宸不時抬頭,看著前方和天子輕聲細(xì)語的少女身影,心中滋味復(fù)雜極了。
前世,姜韶華在宮中長大,和天子自然十分熟悉。只是,姜韶華在后宮里待著,和天子見面的機會并不多。如今,卻是每日都伴在天子左右,在天子面前說話頗有分量。
這般下去,甚至他的地位也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