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華笑著打趣,崔渡咧嘴一笑:“換在以前,我扎馬尾出去,肯定會被嘲笑。在這里,大家都留長發,我也就留著了。”
姜韶華笑著嗯一聲。
崔渡看著姜韶華,忽地說道:“郡主今日心情不好,是不是南陽郡出事了?”
姜韶華笑容淡了下來:“這么明顯嗎?”
“不算明顯。”崔渡道:“換了別人,根本看不出來。”
別人看不出來,你怎么就看出來了?
姜韶華默默看著崔渡,半晌才低聲將朝廷公文內容道來。
崔渡也怒了:“這也太過分了。南陽郡辛苦一年種出來的新糧,郡主要獻給朝廷做糧種推廣。他們竟然還說三道四挑剔刻薄!”
“呸!一群黑心的政客!”
姜韶華淡淡道:“還是我力量不夠強大,王丞相沒將我放在眼底,只將我當成了對付太后的棋子。”
買糧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姜韶華身為南陽郡主,一直待在南陽郡,其實已遠離朝堂。不過,京城已亂成了一潭渾水,風波到底還是延綿到了她的身上。
崔渡看著姜韶華沉凝的眉眼,心里不是滋味,低聲道:“接下來郡主打算怎么辦?”
“繼續推廣新糧。”姜韶華顯然已有思慮,緩緩道:“再等半個月,等一等太后和安國公的后續應對。如果他們斗不過王丞相,朝廷不接納我的建議,我就不獻新糧給朝廷了,改為賣新糧糧種。”
賣新糧糧種?
崔渡一愣,看著姜韶華:“受了旱災的百姓,都在忍饑挨餓,有的直接拋下家業逃荒。哪里還有銀子來買新糧糧種?”
姜韶華挑眉:“沒有銀子,可以寫欠條,等種出新糧了再還也無妨,總之不能白送白給。不然,就成了邀買人心居心叵測。”
聽著可笑荒唐,卻又無比真實。身為一地藩王,少做少錯,多做事反倒成了不是。
崔渡長長嘆了口氣:“所以,我一直都很討厭官場政治。明明是利國利民能救活無數百姓的好事,卻不能放手去做。顧慮阻礙重重,實在讓人頭痛。我實在應對不來這些。”
姜韶華被逗樂了:“你專心培育優良的糧種便可。其余諸事,都有我,不必你煩心。”
崔渡也不客氣,點點頭道:“術業有專攻。我就一心種田了,其他事都得郡主操心。”
姜韶華微微一下,不緊不慢地邁步向前。
崔渡一開始還記著身份有別,稍稍落后兩步保持對郡主的恭敬,說話說得興起就忘了。不知不覺便和郡主并肩同行。
一雙少年少女,在絢爛的晚霞里同行,偶爾相視一笑。
這畫面,和諧又美好。
親衛們早有默契,各自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