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華嗯一聲,心情依舊沉重。
前世,太康帝就是因卒中去世。算一算時日,只剩不到一年光景了。
太康帝離世后,年輕的太子繼位。關外諸族趁著大梁國朝不穩(wěn)時,悍然出兵進犯邊關,大梁朝就此連年戰(zhàn)亂,國運衰敗,百姓日子艱難。尤其是北方百姓,從旱災蝗災再到戰(zhàn)亂,日子苦不堪言。餓殍千里浮尸遍野慘不忍睹。
重回一世,她一直在為即將到來的亂世做準備。然而序幕拉開時,依然黯然茫然。
陳長史忙著去寫公文書信,陳瑾瑜陪伴在郡主身邊,見郡主心事重重,張口開解道:“朝廷的事,自有皇上太子王丞相操心,還有太后娘娘和安國公他們。我們南陽離京城遙遠,京城混亂,也亂不到我們南陽郡來?!?/p>
姜韶華看陳瑾瑜:“你這么想,就有些天真了。京城安穩(wěn),朝堂安定,天下才能安定。我們在南陽也能過安穩(wěn)日子。一旦朝廷生亂,天下就亂了,在亂世中想圖一世安穩(wěn),何其艱難?!?/p>
陳瑾瑜撓撓頭:“那該怎么辦?”
姜韶華沉默片刻,低聲道:“先做我能做的,等那一天真的來了,有足夠強大的力量,才能護住南陽王府,護著南陽郡百姓平安。”
……
當日,王府公文和書信便快馬送了出去。十四縣路途有遠有近,最近的大半日就到,最遠的要五六日路程。
各縣的縣令們很快便忙碌起來。
對百姓們來說,換糧食一樁好事。玉米紅薯到底都是新糧,吃著不太習慣。留下足夠的糧種,將剩余的玉米紅薯都換成麥粟稻豆回來。百姓們都樂意得很。
很快,太平糧倉里的糧食就被逐步更換。
說到糧倉,就不得不提西鄂湯家了。
這兩年里,湯家全力買糧囤糧,立下大功。湯五太爺也成了王府的座上賓,連著兩年在王府春日宴里有一席之地。這對湯家來說,是無上的榮耀。湯五太爺家主之位坐得安穩(wěn)如山,誰也無法撼動。
眼下,湯家卻遇到了困境。
北方遭了兩年旱災,朝廷從南方征糧賑濟。在這樣的情形下,湯家人買糧的渠道驟然縮減了八成。剩余的兩成,還得是悄悄買悄悄運回來。一旦路途中遇到暴動的饑民搶糧,就會血本無歸。
這一日,湯五太爺便接到了一樁這樣的噩耗。
出去買糧的五路人馬,其中一路遇到了民匪。糧食都被搶走了不說,運送糧食的數(shù)名家丁也都被打死了。兩個湯家男丁,也遭了劫難。
噩耗傳來,湯五太爺面色難看極了。
他一邊竭力安撫慟哭的女眷,一邊令人去快馬去王府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