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湯司吏忽然覺得,現(xiàn)在真正需要安慰的人是大伯父。
湯五太爺想著到手的家主之位,心情格外歡暢:“你大伯父已經(jīng)老了,你大堂兄又是個平庸之才,這家主給我來做正合適。”
然后,由衷地嘆道:“不瞞你說,我之前對郡主卑躬屈膝百般示好,是因為郡主身份尊貴,我們湯家招惹不起,只能低頭。萬萬沒想到,郡主今日竟然令你送銀子來,為我撐腰。”
“便是為了刻意拉攏我,我也一樣感激涕零,領(lǐng)了郡主這份天大的人情。”
“你回縣衙,將我的話代給郡主。就說郡主要買多少糧食,吩咐一聲,我湯顯忠親自去兩湖,將郡主要的糧食都買齊運回來。”
大湯司吏點點頭應(yīng)下,遲疑片刻,低聲問道:“爹這么做,可就是徹底投向郡主了。”
“投向郡主怎么了?”湯五太爺吃力地轉(zhuǎn)頭,瞥兒子一眼:“你以為我為何能這么順利地成為湯家新一任家主?就靠許出去的那些好處?當(dāng)湯家上下都是傻子嗎?”
“沒有郡主撐腰張目,這湯家家主位置根本輪不到我來做。”
“以后,我就是郡主最忠誠的麾下。盡心盡力為郡主做事。郡主不倒,我這湯家家主之位就不會倒。”
“你給我記好了。以后在縣衙里用心當(dāng)差,好生伺候鄒縣令。不準(zhǔn)拿大輕忽怠慢!”
……
順利解決湯家這一樁麻煩,姜韶華心情頗為愉悅。
當(dāng)陳卓私下問起“鄭小公爺送禮”一事時,姜韶華才恍然想起此事。
才過去幾日,記憶竟然就已淡去,心情也恢復(fù)平穩(wěn)。可見這世上沒有熬不過去的痛苦。
姜韶華給了陳卓一個交代得過去的理由:“鄭太后怕是死心不息,還有接我進宮之意。鄭宸定然是想向我示好,日后勸我進京。”
“我沒收禮物,當(dāng)時就將送禮的人打發(fā)回去了。”
陳卓深深看面不改色的郡主一眼,假裝自己信了這番說辭:“郡主既已下定決心,和鄭家人撇清關(guān)系也無妨。”
至于那位文武雙全英俊不凡的鄭小公爺,到底對郡主存了什么心思,就不必去深究了。
重要的是,郡主不愿意和他牽扯。
陳長史迅速將話題扯回了湯家:“郡主這般抬舉湯顯忠,是要徹底收服他為己用。”
說到正事,姜韶華收斂心神,點點頭道:“沒錯。湯家在五個縣城都開著糧鋪,是南陽郡里首屈一指的大糧商,經(jīng)營數(shù)代,有穩(wěn)定可靠的買糧渠道。”
“各縣都要建太平糧倉要存糧,我打算讓湯顯忠去為南陽郡買糧。”
陳卓略一思忖:“此事暫且不急,先觀望一段日子。等湯家內(nèi)部安穩(wěn)了,再派差事給湯五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