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遭遇幾次匪禍,有人在路上急病去世,有人意外身故。一年多后回來的時候,馬鴻帶出去的子侄后輩就剩下六個。護送的鏢師也死了一半,可謂死傷慘烈。
馬鴻耗盡家資,賠了大筆銀子給鏢局。
付出這么多,馬鴻的收獲是帶回了三百匹優(yōu)良馬駒,其中兩百匹母馬,一百匹沒煽過的可以配種的公馬。
要知道,可以配種的優(yōu)良公馬,在大梁朝堪稱稀缺,一匹優(yōu)良公馬可以賣出千兩銀子,關(guān)鍵是有價無市。
馬鴻帶回這么多種馬,已足夠建一個馬場了。
南陽王大喜,當(dāng)即上書朝廷,為馬鴻請功。當(dāng)年坐龍椅的還是疼愛胞弟的先帝,二話不說就允了南陽王所請。
于是,牛羊販子搖身一變,就成了比陽縣的馬縣令。
三年后,馬場養(yǎng)出了
私心(一)
剛出馬家大宅的門,就見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迎了過來。
這少年身高七尺,猿臂蜂腰,面容俊朗,目光奕奕,兼滿面笑容,令人望之而生好感。
“見過郡主。”
姜韶華一眼認出來人。這個少年今日一直隨在馬縣令左右,是馬縣令的嫡孫。
說起來,馬縣令當(dāng)年為了搏富貴,也是夠拼的。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帶了出去,最后只有幼子活著回來了,而且在草原上得了一場重病,傷了元氣根本。成親數(shù)年后,才生了子嗣。也就是眼前這位馬家長孫馬耀宗了。
事實上,馬家當(dāng)年一場豪賭,死了許多子侄后輩。這二十多年個個努力開枝散葉,奈何男丁稀少。到了馬耀宗這一輩,只有三個男丁。這對一個昔日興盛的家族來說,不是什么好兆頭。
也怪不得馬縣令古稀之齡了,還不肯告老。這是要等馬家子侄后輩成長起來,才能放心將家業(yè)交給后輩。如果郡主肯格外開恩,讓馬家人繼續(xù)做縣令,就更好了。
人都有私心,馬縣令又何能例外?
深諳人心的姜韶華,腦海中電光火石閃過這些信息,面上不露聲色,笑著說道:“馬公子怎么在這里?”
馬耀宗拱手答道:“祖父吩咐我守在這里,等候郡主差遣?!?/p>
姜韶華略一點頭:“本郡主想在比陽縣里轉(zhuǎn)一轉(zhuǎn),正不知該從何轉(zhuǎn)起。既然你在,就由你領(lǐng)路吧!”
馬耀宗精神一振,立刻應(yīng)下,然后謹慎地進言:“郡主既是微服出行,帶的人稍微多了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