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宋淵等人都隨郡主而去。
崔縣令咳嗽一聲,起身拱手:“楊審理今日辛苦了。不知這犯人要送往何處關(guān)押?”
周英是魯陽縣人,殺父卻是在葉縣境內(nèi)。
楊政早有思慮,張口道:“這等大案要犯,直接送去南陽郡大牢。本官自會派人處置,崔縣令就不必操心了。”
崔縣令拱手稱是。
楊政看一眼盧郡馬;“這一案已經(jīng)審?fù)炅耍R郡馬今日出力不少,不如早些回去歇下。”
盧玹擠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點點頭,邁步回了住處。
梅姨娘領(lǐng)著一雙女兒來相迎。
昨日被踹中的腰腹處,早已淤青一片,走路時不時抽痛。梅姨娘不愿讓兒女看出端倪,默默忍下了。
在看到盧玹的那一剎,梅姨娘全身不受控制地顫了一顫,目光垂下,不敢和盧玹對視。
盧玹心情晦暗至極,沒有理睬梅姨娘母子三人,大步走了過去。
盧若華小跑著追上去,拽住盧玹衣袖:“父親!父親!”
盧玹頭也沒回,用力抽回衣袖。盧若華一個踉蹌,萬幸梅姨娘迅疾沖過去,扶住了她,也免了重重摔一跤的厄運(yùn)。
盧若華又是害怕又是委屈,嗚嗚哭了起來。
盧穎心疼地拉著妹妹的手,低聲哄道:“父親今日心情不好,我們別去招惹父親。”
梅姨娘將頭轉(zhuǎn)到一邊,擦了眼淚,再轉(zhuǎn)頭已是滿臉笑容:“娘帶你們回屋。”
……
一場公審結(jié)束了,造成的余波,卻屬實難料。
余波
姜韶華接了狀紙,迅速翻看了一遍。
第一份是出嫁女狀告娘家。這個女子在娘家辛苦多年,攢了兩臺織機(jī)。原本說好了作為嫁妝帶走。后來親娘去世,親爹續(xù)弦。續(xù)弦?guī)Я藘鹤舆M(jìn)門,舍不得織機(jī),硬是留下了。這個出嫁女心中不忿,已經(jīng)多次告到縣衙了。
第二份媳婦告婆婆的,也不是什么復(fù)雜案子。媳婦進(jìn)門后十分勤快,每年織綢布賺的銀子,卻有半數(shù)都貼補(bǔ)了娘家。婆婆心中惱怒,百般怒斥刁難。兒媳不服,告到了縣衙。
最后一樁女兒告父的案子,是親爹不讓女兒出嫁,將女兒一直留在家中。女子都二十四歲了,成了標(biāo)準(zhǔn)的老姑娘。有媒人提親,都被親爹拒之門外,女兒心中郁憤難平,便上了狀紙。
姜韶華翻看完狀紙后,抬眼看崔縣令:“本郡主所料沒錯的話,這都不是第一次遞狀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