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墻壁雖未搭配紅色的瓦片,但屋頂上覆蓋的金黃色茅草卻別有一番風味。圍欄雖然無法阻擋任何東西進入,但卻給小院增添了幾分田園風光。
屋后的菜地里,嬸子為他種植了許多蔬菜,但是除了熟悉的黃瓜外,其他種類他幾乎都不認識。
前世的楊朔早已習慣獨處的生活節奏,如今再次回歸這種狀態,內心反而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寧靜與舒適。
每天,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在他的臉上時,他就會醒來,簡單洗漱后,便會沿著山腳下的小路慢跑一個來回。
晨跑歸來,他會動手為自已準備一份簡單的早餐。吃完飯后,他便來到柳大山家找來福,兩人結伴而行,一同上山撿柴火、采蘑菇,碰到野菜也順便挖了。若是運氣好的話,他們甚至能在林間發現幾枚珍野雞蛋。
回到家中,楊朔會教來福學習認字,同時也利用這段時間練習書法。
盡管前世的書法技藝在普通人眼中還算不錯,但與郭靖那蒼勁有力的筆跡相比,則顯得過于稚嫩了。
因此,為了提高自已的書寫水平,他在新魏陽縣的書鋪購買了一本字帖,每日堅持臨摹練習。
郭靖送給楊朔的包裹里包含了一套冬季御寒衣物,當嬸子看到這些衣物時,她贊嘆道:
“這料子一看就知道是上等貨色,我幫你另外做一身常穿的衣服,這套留著外出時穿吧。”
楊朔也覺得那件綢緞面料的衣服太過華貴不適合日常穿著,于是請柳大山幫忙購置了一些粗棉布料,請嬸子在為來福制作新衣的同時,也為他自已縫制了一件實用的新棉衣。
某個冬日的早晨,沉睡中的楊朔被寒冷驚醒。他披衣起身,推開房門向外張望,只見窗外飄揚著鵝毛般的大雪,積雪已經沒過了腳踝。
他迅速奔向屋后臨時搭建的柴棚。自入夏以來,直到初冬時節,楊朔所收集的所有柴火都被整齊地堆放在此。
緊挨著柴棚的便是用來取暖的炕洞,楊碩熟練地將干柴塞進炕洞內,用柔軟的稻草引燃硬木,隨后將炕洞入口半封閉,這才急忙返回房間。
脫去外衣后,他鉆進了冰冷的被窩中。不久,隨著炕洞中熱量逐漸傳遞上來,一股溫暖的氣息逐漸彌漫開來。
“啊,真是太舒服了。”
楊朔滿足地感嘆道,他緩緩舒展了之前因寒冷而蜷縮的身體。隨著時間流逝,床鋪下的溫度越來越高,他便將部分被褥卷起墊在身下,享受著那份柔軟而溫暖的感覺。
第二天,楊碩從溫暖的被窩中蘇醒過來,穿上衣服后輕輕推開了房門。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由得發出驚嘆:
“哇!真是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