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總共六位皇子,太子在外為質(zhì)多年。如今其他皇子在離國早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根基。朝中大臣更是早已經(jīng)有了自己擁護(hù)的人選,哪個聽了孟千承這一番話還能高興的起來。
張格瞧孟千承,當(dāng)真是越瞧越心煩,
“孟大人,殿下若為良儲,自是我大離之幸事。不過同是在朝為官,我好心提醒一句。儲君之事,豈是你我能妄言的,什么傳聞不傳聞,皆是無稽之談,莫要再口出狂言。”
孟千承嚇得趕緊閉上嘴,一次的大膽直言,換來的是低得更低的頭顱。
遂又往邊上挪了挪。
秦仲商突然看向張格問,
“張大人入朝多年,當(dāng)年殿下出使樂丹為質(zhì),張大人可有到宮門口送行?”
張格嘴角抽動,好像知道秦仲商要問什么。
而當(dāng)年太子才八歲,他只見過一眼那瘦小的身影。如今十三年過去,已過了及冠,縱是他有火眼金睛也認(rèn)不出來。
但如今人已經(jīng)接了,認(rèn)錯和認(rèn)不得乃是同罪,都是要掉腦袋的。
“太子殿下為國出使為質(zhì),下官豈能不到宮門相送。想當(dāng)年殿下年僅八歲,其勇氣及魄力,令在場所有文武百官及黎民百姓皆為之敬畏。”
誰不知道,當(dāng)年的小太子同此刻坐在角落里,頭都不敢抬的小史官沒什么來兩樣。
說是臨危受命都是好聽的,不過是臨時抓來擋災(zāi)的罷了。
到了張格嘴里說的如此好聽。
“張大人所言極是,我等能來接殿下歸國,實乃你我榮幸。殿下面前好生表現(xiàn),興許回去后,殿下還能給張大人加官進(jìn)祿。四殿下知道了,想必也會為張大人高興的。”
“秦仲商!”
張格險些沒壓住火氣,站起身又坐了回去,
“若真有此等好事,你我同來同回,必是也少不了秦大人的一份。二殿下一定無比欣慰。”
二人你來我往,誰也沒占著便宜,互相咬了一嘴毛。
角落里孟千承憋悶,
不讓他妄言太子殿下,他們卻都扯上二殿下和四殿下了。
秦仲商沒從這老東西嘴里套出話,嘴上又沒占到便宜,越發(fā)郁悶。
只是如今若是接太子便接錯了,也只能將錯就錯。
難只難在,二殿下給他的命令是,絕不能讓乞丐太子活著回涇安。
————
此時另一輛馬車上,路行淵突然拉起了隗泩的手,
隗泩一嚇,下意識地往后縮,路行淵卻更用力一些攥著。
隗泩茫然地看著牽著自己的那只好看的手,白皙纖長,骨節(jié)分明。
[今天這人又抽的是哪個方向的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