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相信你。”
沈羽辰和羅可凡把車子停好,開始陸陸續續搬東西,把歇業通知放在兩個攤子中間,大家經常來買,也知道了串串香和燒烤攤的老板是一家人。
“老板,怎么歇業這么早,我們過年還想吃呢?”
“沒辦法啊,這不快過年了,家里還有好多事要干呢,我們也想繼續擺攤啊,奈何沒有
還福
今天農歷十二月廿十四,是村里還福的日子,今年也排到他家做飯菜,他要去幫忙洗菜和盆子。
所謂“還年福”,即除夕前挑選好的“黃道吉日,以三牲(雞、鴨、豬頭)還有米碗敬天地祖先,謂之“還年福”。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家族式的祭祖活動”。
還福再次請年初起福時的法師,擺上三牲貢品,代表全村各家向天地神明及祖先表示感謝,并匯報一年來的順利事務,感謝福氣給全村帶來的好運。
無論子孫天南地北,一年數載不見,但只此一聚便心心相連,宛如一家,讓這大年的“還福”,有無以言表的凝聚力。
現如今,很多年輕人出去城里打拼,但是每到“還年福”這一天,也會隨著父輩們回到村里、來到土地廟前,虔誠地完成著每一代人都會的“還年福”祭祖儀式。
早上起來做了榨菜肉絲米線,米線洗凈,瀝干水分備用,炒鍋燒熱后,倒入適量植物油燒熱,放入肉絲略炒,放入榨菜炒香。
倒入適量清水燒開,因為要煮米線,建議水量稍多一點點。放入米線煮熟,調入適量鹽,雞粉,翻拌均勻,關火起鍋。
“吃了飯,我要過去洗東西,你留在家還是和我一起去?”
“和你一起去。”
“好,三哥和三嬸也在。”
他們去到廣場的時候,已經買好菜回來了。他們幫忙提到水井旁洗干凈,沈羽辰和羅可凡負責打水,幾個嬸子都夸他們勤奮。
洗了雞鴨和豬肉,還有白菜、蔥、姜還有大豆,豆腐不用洗,其實菜和掃祖山的時候都是一樣的。
洗了飯菜,又洗了裝菜的盆和勺子。幾個人一起洗,不到一個小時就洗完了。
暫時沒什么事了,等到儀式結束,眾人去上香祭拜,還福儀式也算完成了,此時已經中午了。
等著大廚們煮好飯菜,幾人又開始擺桌子和凳子,發放一次性碗筷,等著他們端菜上桌,煙花一響,可以開飯了。
沒吃幾口飯,村長又開始有話講啦。
“各位父親鄉親,兄弟姐妹們,大家中午好,今天是村里還福的日子。在此呢,有幾句話要和大家說。
關于村子的村容村貌問題,還有待加強。廣場周圍還是有垃圾的存在,我們村里各角落都放置了垃圾桶,請大家自覺一點,把垃圾丟到垃圾桶里。
還有就是牲畜的問題,大家看我們這個廣場,有雞有鴨有鵝還有貓狗,都不知道是誰家的,都來廣場閑逛,到處都有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