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春和幺妹將交換的物資核對清楚,徐婉寧也將蛋花湯煮好了。
“辛苦嬸子們跑這一趟了,家里也沒有什么好東西,我煮了一鍋蛋花湯,嬸子們喝一點吧。”
“就是我家碗少,嬸子們得一個個兒來。”
“哎呦婉寧,你這也太客氣了!我們哪能喝你的蛋花湯呢?這不成,不成!”
“是啊婉寧,我們把雞鴨給你放進雞圈里就走了,你可別忙活了!”
“別呀嬸子們,來都來了,喝一點吧,這大冷天兒的,暖暖身子。”
最后,在徐婉寧的強烈邀請下,來的人都喝了碗蛋花湯。
楊嬸子對身邊的兒媳婦嘀咕道:“這徐知青可真大手筆,還往蛋花湯里加了糖,甜的喲,我都多久沒喝過糖水了。”
楊嫂子低頭看了看還剩下一半的蛋花湯,遞給了婆婆:“媽,我月子里都吃膩了,一聞到這味兒就有點想吐,要不您幫我喝了吧?不然等會兒吐了,可不就浪費了!”
本來還想拒絕的楊嬸子,一聽這話,二話不說端過來一飲而盡。
不能得罪女主
“這么好的東西,可不能浪費了。”
“媽,大丫二丫今年也四五歲了,和幺妹年歲差不多,以后就讓她們多帶著幺妹一起玩兒吧。”
“我看成!”楊嬸子想也不想就說道:“瞧徐知青這樣子,對倆孩子越發上心了,大丫二丫帶著幺妹玩兒,說不定還能混點好處呢。”
楊嫂子但笑不語。
她的眼界可沒這么窄。
剛才大春和幺妹核對物資時,她注意過倆孩子,明明只是幾天時間,倆孩子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那從容不迫的樣子,哪里是村里那些潑猴能比的?
徐知青到底是大城市來的,聽說家里人都是當官的,自幼接受的教育跟他們這些農村人肯定不同,她教育出來的孩子也跟村里的孩子不一樣。
大丫二丫跟在幺妹身邊,時間久了,總能受到一些啟發。
雖然大丫二丫都是姑娘,但到底是她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又怎么能不愛呢?只是她這個當媽的,能為她們考慮的,也只有這些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這些人,徐婉寧被大春幺妹一左一右地拉近了堂屋,按在了椅子上。
在她對面,坐著林母和倆孩子。
弄得像三堂會審似的。
“婉寧,你跟媽說說,這到底是咋回事兒?他們為什么來咱家送雞鴨?”
徐婉寧不厭其煩地將今天發生的事兒又說了一遍。
三人的表情是如出一轍的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