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沒有攜帶相應的材料組裝工具,就連褚苒習慣性裝在褲兜里的扳手,也在檢查時被主辦方拿走了。
茉莉試著用手去擰一個機甲螺母。
但剛一松手,這枚螺母就掉到了地上。
“不行。”茉莉皺起眉頭,“沒有工具的話,僅憑手指的力氣,根本達不到足夠的精度。”
“那要怎么辦?”海靈和杜小玲問道。
“沒辦法……”茉莉搖了搖頭,“或許,褚苒,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褚苒同樣皺眉,對著停滯的維修進度努力思索解決辦法。
片刻后,褚苒拍手:“我們需要格局打開,不能把思路局限在具體的維修工具上!”
“……比如?”
“在沒發(fā)明扳手這個工具之前,人們難道就不進行維修工作了嗎?”褚苒拿出一小片鋒利的金屬片,對準那枚機甲螺母的間隙,用力一擰,成功將其嵌進了機甲內部。
茉莉等人見狀,也只好依葫蘆畫瓢,從材料堆中尋找合適的“工具”,進行組裝環(huán)節(jié)。
三十分鐘轉瞬即逝。
海靈負責接下來的戰(zhàn)斗環(huán)節(jié)。
她打量著小隊合力組裝好的這臺造型古怪的“機甲”。
與尋常所見的,普遍三到五米高的戰(zhàn)斗機甲不同,這臺“機甲”身高連兩米都沒有,最高也只能容納一個人站起來的高度。像海靈這樣將近一米八的大高個,只是站起來,腦袋就已經(jīng)碰到了“機甲”的天花板。
這臺“機甲”四周用合金材料圍住,駕駛艙的門是從正面打開的。從外觀上來,不像是一臺戰(zhàn)斗機甲,更像是一個行走的長方體衣柜。
但是,又不能說這不是一臺戰(zhàn)斗機甲。
首先,這臺“機甲”制作材料的厚度和硬度都是完全達標的,甚至能夠抵擋一次小型離子炮的攻擊,足以保護駕駛員的安全。
其次,尋常機甲具有的功能,這臺“機甲”都有。
“機甲”的左右兩側各自裝載著兩個冷武器,左側是一柄生銹的冷刃,右側則是一柄拼湊組裝的鋼叉——在主辦方禁止安裝熱武器,時間又有限的前提下,這已經(jīng)是褚苒和茉莉能做到的極致。
這臺“機甲”的駕駛和移動,也都依托著動力源而非人力。褚苒甚至還加裝了一套精神力識別系統(tǒng),盡可能地加強了這臺機甲的戰(zhàn)斗能力。
登上這臺“機甲”前,海靈忍不住打量其他隊伍的動態(tài),發(fā)現(xiàn)自己純屬多慮了。
倒計時結束,其他隊伍展示的機甲造型千奇百怪,有“踩高蹺”的,有“老漢推車”的,甚至有些隊伍連機甲都沒有,只是讓機甲單兵圍著合金材料制作的護盾,單手舉著武器!
相比之下,褚苒這支隊伍的機甲,不論是造型還是功能性,完成度居然是最高的!
“我都說了,不用擔心。”在機甲維修方面,褚苒對自己的實力還是相當自信的。
海靈心下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