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羅馬時期被認為是東方蠻族的風習的褲子在東拜帝國卻得到了認可,近些年來男人們陸陸續續的開始穿褲子,連帝國的皇帝都不例外,甚至有一些追求新鮮事物的女性也會穿,只是女性們的外袍太長,有沒有穿褲子自由她們和身邊的人才知道。
不過這樣的女性顯然不包括瑪莎和以前的小米婭,前者是年級大了早已經習慣了原來的穿著,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也不是沒有,只是沒有人特意推薦的話她是不會去嘗試的,而小米婭的情況則是她的母親是希臘人,而且有點固執,對東方那邊傳來的風氣并不怎么喜歡,自然不會給女兒準備褲子了。
而且東拜帝國的氣候整體是偏熱的,除了冬季外,其他季節里在長袍下面再穿一條長褲,實在有些悶熱,很多人都不太習慣,男人們穿了褲子以后可以把長袍越改越短,但女人們的袍子對長度的要求很嚴格,所以對她們來說主要用于保暖的褲子其實并不怎么必要,她們有襯裙就夠了。
但現在看到米婭做的短褲,瑪莎卻覺得有一條這樣的褲子也很不錯,穿著既不會太熱又能起到一定的保護。
她研究了一下內褲的版型道:“回頭我也做一條試試。”
米婭積極自薦:“我可以幫你做,這個就是我自己做的。”
瑪莎因為她的話而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這內褲雖然看著簡單,但上面的針腳卻非常細密,看得出制作者的裁縫手藝很好,沒想到竟然是米婭自己做的。
雖然心里有些將信將疑,但瑪莎還是欣喜道:“那我們一起做吧。”
她覺的這樣的褲子可以給丈夫做幾條,而既然是給約翰做的,自然不好讓米婭來做。
她們帶著洗好擰干的衣服回去,瑪莎還順便把帶來的水桶裝好了水提回去,米婭本來想幫忙,可惜太重了她抬不動,只能負責拿比較輕的裝著洗好的衣服的木盆。
洗干凈的衣服被曬在了后院拉起的晾衣繩上。
今晚的夜很平靜,沒有風也沒有云,月亮高懸于空中,照亮大地。
房間里,米婭站在窗洞前欣賞月色,她的房間面朝后院,樓下就是瑪莎夫婦的臥室,在這里,她隱約能聽到夫妻倆在討論要不要給她換個房間,比如二樓的另一間房間。
“閣樓還是小了點,而且里面什么都沒有。”
“明天問問米婭的意思吧。”
第二天一早被問及這個問題的米婭搖頭拒絕了換個房間的提議。
瑪莎家的房子在平民中屬于比較大的了,不算院子,光是房屋占地就有六十平,而普通平民的房子一般只有三十平左右,還是平房,瑪莎家的可是三層建筑。
不過房屋內部的實際空間要比占地小上一些,房間也不多,不僅是一層被一分為二,二層和三層也都是相同的格局,而且因為二三層還有過道,再加上墻體占用的面積,所以這些房間都要比一樓小,當然,這個小只是相對于樓下來說,就房間面積來說它還是很寬敞的,至少也都有個二十幾平左右,現代人的臥室可都不一定有這么大。
所以雖然閣樓的天花板看起來有些壓抑,但米婭對自己所住的閣樓還是比較滿意的,并不想勞師動眾的搬到其他房間去,因為除了這間閣樓的其他房間都被當成了儲存室——她覺得自己住的閣樓之前也應該是用來儲存物品的,只是瑪莎他們在她昏迷時已經把東西搬走了——如果要搬進去,就需要先把里面的東西清理出來。
不然的話,她更愿意搬到閣樓隔壁的房間去,遠離瑪莎他們的臥室,免得總是擔心隔音問題,在房內行動都需要小心翼翼的。
但沒辦法,現在的條件就是這樣,而且瑪莎家的房子已經存在幾十年了,木質的地板也因為房子老化的原因而容易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這是避免不了的。
年輕英俊的騎士來瑪莎家拜訪,沒有穿那套騎士鎧甲,而是換了一套名為“達爾馬提卡”的小圓領的寬松長袍,男女都可穿,區別只在于男款是窄袖,也比較短,一般在小腿以上,而女款則是寬袖,長度到腳背或者直接曳地,從脖子一直包到腳。
之所以特意介紹,是因為米婭和瑪莎夫婦穿的都是這樣的衣服,這是這個國家最為常見的一種服飾,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穿的都是它,區別只在于衣服的面料質地和精美度。
除此以外,巴亞德還在長袍外披了一件羊毛質地的名為“帕魯達門托姆”的披風,和后世常見的穿法不同,這種方形的大披風是披在左肩上的,然后在右邊肩膀處用扣子將披風的兩端別住,這種披掛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會遮住左手,露出右手,不過紐扣也不是固定在里面的衣服上的,正要動用雙手——比如大戰的時候——稍微調整一下披風的位置,也并不會影響什么。
和長袍一樣,這披風也是男女不分的,不過雖然不分男女卻分階級,帕魯達門托姆目前為止是只有貴族和軍隊中的將領才能穿的一種高級披風,而具體如何區分它的階級,只要看一看披風的長度顏色以及xiong前是否縫了名為“塔布里昂”的四邊形裝飾物,就能大致確定了。
像巴亞德的這件暗紅色帕魯達門托姆就沒有塔布里昂,但右邊肩膀上的扣子是用同色系的紅寶石制作而成,披風的面料也不簡單,這代表他在軍隊中有著一定的地位,至少也應該是一位低級將領。
這些東西,都是米婭根據小米婭的記憶判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