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想要學的村民都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們的操作,
要是在操作上有什么問題,
那些在燒火糞的員工也會幫忙回答一下。
主樓別墅里,米婭看了眼遠處越來越多的人群,確定不會有人隨意亂闖進來打擾員工燒火糞,就收回了目光不在關注。
她已經參觀完了這邊的糧倉,
確定糧食商人送來的高粱和大米品質都不錯——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大米了,
東拜這邊不怎么吃大米,
所以市面上的大米很少,但好在整個君斯坦迪堡內也不是只有本地人,還有很多來自別國的人,
這些異國人士常年在君斯坦迪堡里生活,
彼此聚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種族聚集地,而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習慣,
雖然君斯坦迪堡的本地人不吃大米,可別的國家的人里還是有愛吃的啊,甚至埃及那邊其實都有部分區域會種植大米,
所以仔細找一找,君斯坦迪堡內其實還是能找到賣大米的糧食店,就像是她之前在六區糧食商人那里買到的一樣。
就是大米的價格偏高,品質好的新米比不摻雜麥麩的純面粉可貴多了,一般人可吃不起。
但沒辦法,現在做酒曲需要用到大米,不然就沒有東西能代替原本應該實用的糯米了。
材料齊全,需要的容器也早就已經提前訂好送來了,莊園這邊也按照米婭之前的吩咐在用于曬谷的空地旁建造了一排排爐灶,剩下的自然就是開釀了。
除開去燒火糞的員工和其他有工作要忙的員工,剩下有空閑的都被她叫過來釀酒了,畢竟這次采購的原材料很多,處理起來也很費時間。
米婭安排一部分人繼續做酒曲,她今天來的時候把之前在108莊園做過酒曲的員工也帶來了幾個讓她們去教導其他人,又讓人把買來的高粱清洗干凈,去掉空殼,瀝干之后加水浸泡,這些高粱需要浸泡上十二個小時讓高粱吸收足夠的水分變得更加飽滿,然后撈出倒入木甑(蒸飯用的那種木桶)中上鍋蒸,一直蒸上六個小時左右,蒸到高粱全部裂口開花,內里也熟透。
蒸好的高粱撈出來攤涼,攤涼用的木槽也是米婭特意讓人定做的,這些木槽都做得很大,可以同時攤涼大批的高粱,而高粱的溫度冷卻下來,差不多到二三十度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加入碾碎成粉末的酒曲攪拌均勻,然后裝入已經清洗并用開水燙洗殺菌鍋的發酵用的大缸里,然后密封后再包上毯子保暖發酵,這一批高粱用的酒曲是麩曲,所以密封發酵一般四五天到一周左右就夠了,但要做好的高粱酒實際上還是應該用大曲發酵更多的時間。
現在的密封方法有限,本來最好是做一些桑皮紙出來,但米婭舍不得自己那些還是小樹的桑樹,更何況釀酒用的桑皮紙還要很多,米婭
米婭只能讓他們先用布把壇口包住,然后用黃泥混合稻殼封缸,也因此這些用來發酵的大缸都是細口的,更加方便密封。
這些操作自然不是一天就能做完的,尤其是高粱并沒有提前泡好,所以今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清洗浸泡高粱,做完以后再去做酒曲。
這些工作米婭自然不需要親自動手,她只需要告訴其他人怎么做,然后在一旁看著他們動手就夠了。
而在這個時候,米婭還在和負責春耕的幾個管事商量春耕的事情。
田地的規劃米婭一早就想好了,原本她是打算把瑪莎莊園里的一部分田地改成水田種子水稻的,但現在她申請了兩塊地的開荒,其中2號地接近河道,那邊用來改成水田更方便,所以莊園這邊的地就還是保持旱地種植其他的植物。
而種植的作物米婭也想好的,一半的地用來種小麥,剩下的用來種棉花、土豆、西紅柿、辣椒、花生、大豆和以及移栽更多的竹子,要是還有空余的就再種些蔬菜自給自足。
至于3號地那邊,米婭打算全部留著用來種桑樹。
三四月也是很適合扦插桑樹的月份,而米婭去年種植的兩批桑樹在長了大半年后又可以繼續裁枝扦插了,而且不出意外那些桑樹今年應該就能少量掛果了,到時候收集桑椹果里的種子,而收集的種子又可以繼續種植,3號地那邊要是能開荒出來全部種上桑樹,那今年的桑葉應該也夠用了。
而她之前訂購的農具很多,光是分到瑪莎莊園這邊的歐式重犁就有十架,這重犁要是一天不停歇的工作,單架重犁一天犁個五六畝地是可以,十架重犁一天就能犁上五六十畝,而對有三百畝地的瑪莎莊園來說,全部犁好也不過是五六天的時間,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高效了。
當然這對拉犁的耕畜來說是非常消耗體力的,一架犁車只搭配一頭耕畜的話,是沒辦法完成不間斷的犁地操作的,所以這耕畜是需要輪換的,每臺重犁至少也得搭配兩頭耕畜進行輪換,而要想讓耕畜再輕松一些,那就得配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