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的底子還是在的,
之后又經過了一些整修,
加上房子本身的氣派擺在那里,
對大多數平民出生的女工們來說,這個別墅很可能是她們進出過的宅邸里最豪華的一棟房子了,就更別提她們還能在這里面工作并且不限制的在所有樓層里自由活動了。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體驗。
就算是以前有過去貴族家幫傭工作經驗的女工,也是從來都只能在貴族家里的部分區域內活動的,
像是主人居住的樓層和書房會客廳之類的場所,
她們別說進去參觀了,
可是連靠近都不被允許的。
而現在,她們竟然要在這樣好的貴族府邸里工作,哪怕這別墅已經被改造了不少,
基本看不出原本的裝修風格了,
也足夠她們因此激動興奮許久了,所以飯后的休息時間里,
女工們都喜歡到處走走看看,除了被鎖的倉庫,她們進不去,
女工們甚至去參觀過蠶房和兔舍,不過前者只去過一次后就沒人再想去里面看蟲子了,她們更喜歡到兔舍里看兔子,還能順便摸一摸喂一喂呢。
好在激動歸激動,大家都沒有忘記自己來這里是工作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騎士團的訂單進度一直在米婭的期望之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一百名女工做出一千四到一千五百件的毛衣應該是沒問題。
而在第一批衣服織出來的時候,凱瑟琳她們就不需要再教導新女工了,不過她們也沒有離開這邊回去編織小店的打算了,畢竟108號莊園的條件確實是要比巴亞德家樓上的閣樓好的多,環境好又有美味的午餐可以免費吃,來回都有馬車免費接送,中午休息的時候還能在花園里逛一逛散散步或者去兔舍擼擼兔子什么的,甚至連空氣,都是莊園這邊的更清新,畢竟別墅里可沒有滿街到處溜達的家畜動物,也沒有不講衛生隨地大小便的行人,所以她們不想回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米婭也由著她們,反正只要不耽誤工作,也不會讓編織蕾絲的技術外流,她也不在意她們到底在哪邊上班。
第一批毛衣織好以后,米婭拿了一些當做樣衣放在店里,又畫了編織的圖紙,讓想接外派訂單的人參考著織,有樣衣和圖紙在,就算沒有人教,聰明又手巧的女人們也能慢慢把衣服織出來,或許第一件做起來會比較慢,但等上了手,那織起來可就快了,何況女工們基本都是附近街區的住戶,其他人要是有什么不懂的,等這邊的女工們下班回家了,作為鄰居的她們也能去請教。
接外派的人和入職的女工們拿的是一樣的提成,而這筆訂單的價格高,提成自然也不會少,所以很多人知道以后都特意過來接了單,那個人數可是女工的好幾倍,米婭自己計算了一下,五千件的毛衣說不定還能提前完成呢。
不過這一批的訂單用的是羊絨,這種材質可是軟黃金,價格高的很,只是很多人以前都沒使用過這樣的好材料,她們擔心如果織不好糟蹋了羊絨,事后米婭會要她們賠償,不少街區的人干脆就組織了一下,在各個街區設了個聚集點,讓接了訂單的女人們聚在一起織毛衣,還能互相學習交流,因為天氣還有些熱,擔心太曬,她們就選那些公園內的大樹底下,路邊的棚子柱廊下之類的地方作為聚集點,甚至還有人大膽的去公共浴場里蹭位置的,反正怎么舒服怎么來,有孩子的還會把孩子帶上,一邊工作一邊讓孩子們在邊上玩耍,要是順便再帶點堅果涼茶什么的,那就更加愜意了。
漸漸的這種聚集點越來越多,還出現了不少走街串巷的小販,他們挑著零嘴麥芽糖水之類的商品,一個聚集點一個聚集點的走過,生意不算火爆,但也總是能賣出一些東西。
而約翰的草藥店和米婭的編織小店雖然已經不再是人們聚集的地方了,但她們街上的聚集點也沒有跑太遠,就在不遠處的雜貨鋪和臨近的幾家店,這些店鋪的生意基本都是靠街坊鄰里在支持,而門口聚集的人多了總是會有那么一些在他們店里消費的,所以他們也并不排斥大家坐在店門口,反而是看店的老板娘們每天都樂呵呵地拿著毛線針加入進去,日常坐在店里看店也沒意思的很,倒不如和大家一起織織毛衣聊聊天,感覺時間都要比以前走得快。
女工們上崗沒幾天,產房里的產卵們也終于有了新的變化。
在蠶卵生下來的第八天,許多未變色卵的一頭透過卵殼隱約可見一個青色小點,這是卵里的胚胎已經發育的差不多了,要進入最后孵化階段的一種特征,被稱為點青。
在接下來的一天之內,這些點青的產卵會開始全部轉青,而轉青的卵就已經是在孵化階段了,之后的兩三天時間里,這些蟲卵就會孵化出來。
在發現第一個點青的產卵以后,米婭就安心了下來,之后隨著點青的蠶卵越來越多,她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止過。
如她所想,這一批卵里未受精的卵非常少,幾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剩下的卵近九成都是這種不出幾天就要孵化的非滯育卵,僅有不到一成的蠶卵變成了紫黑色的滯育卵,需要等到來年才能孵化。
她和蠶房的飼養員們一起,把那些滯育卵從桌子上挑選起來,裝在匣子里放到別墅的地下室里保存起來——是的,別墅還有地下室,那里原本是上個主人專門開辟的酒窖,現在因為米婭不允許員工們上班喝酒,所以酒窖就空了出來,是米婭準備以后用來存放蔬菜和種子的地方,因為空間大,她還準備在入秋以后收一批青菜做成咸菜泡菜之類的存在里面等冬天的時候吃呢。
現在真好能用來放這些滯育卵。
不出意外的,在蠶卵出現點青的第三天,就開始有蠶寶寶孵化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