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你可有良策?”墀德祖贊盡量放緩語氣,因為小論是他最后的希望。
小論足智多謀,向來清醒。若連他都沒有辦法,吐蕃就真的完了。墀德祖贊既期待又緊張地注視著他。
群臣也終于抬起頭,緊張而期待地望向小論。
“贊普,臣以為眼下當務之急并非退敵”小論沉吟片刻,緩緩開口。
誰曾想,他話未說完就被墀德祖贊粗暴打斷:“不以退敵為重?虧你說得出口!吐蕃已到生死存亡之際,若不能退敵,吐蕃就完了!全完了!”
這聲咆哮如雷霆炸響,震得群臣耳膜嗡嗡作響。
“贊普,眼下退敵,臣確實無計可施。”小論卻出人意料地昂首挺胸,直視墀德祖贊,“若能先穩住局勢,與唐軍相持,再尋機反擊,方為上策。”
“穩住局勢?”墀德祖贊眼中精光一閃。
自得知唐軍直逼邏些以來,墀德祖贊滿腦子都是如何退敵。
此刻被小論點醒,頓時恍然大悟:“小論所言極是!是本贊普操之過急了。唐軍攻下積石山,銳氣正盛,此時與其硬拼實非明智之舉。先穩住陣腳,再謀良策,才是當務之急。”
大論偷偷抬頭,嫉妒地瞥了小論一眼,如此簡單的道理,自己怎么就沒想到?
“看什么看?你這顆狗頭除了作威作福還能干什么?要不是眼下局勢危急,本贊普現在就罷了你的大論之位!”墀德祖贊怒火中燒,沖著大論又是一通咆哮。
大論頓時像得了軟骨病似的,腦袋垂得更低了。
“說說,該如何穩住局勢。”墀德祖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卻比哭還難看。
小論沉聲道:“臣以為當與唐軍相持,閉關堅守,避免決戰。唐軍遠道而來,糧草必然短缺,只要拖住他們,就能耗盡唐軍糧草。”
墀德祖贊微微頷首,贊許道:“漢人兵法有云:千里不運糧。積石山天險難行,唐軍糧草運輸必然困難。他們定想速戰速決,而我軍卻深溝高壘,避而不戰。待唐軍糧盡之時,再全軍出擊,此計甚妙!”
糧草確實是唐軍最大的軟肋。雖然唐軍在大非川囤積了大量糧草,卻難以運送到吐蕃腹地。吐蕃腹地貧瘠,就地籌措糧草更是難上加難。
“贊普,臣建議立即疏散邏些百姓,讓他們返回高山密林。這樣即便唐軍到來,也休想獲得補給。”小論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妙計!”墀德祖贊雖有不舍,卻不得不承認此計高明。
邏些聚集了百萬百姓,牛羊數以千萬計,若被唐軍獲取,斷糧之計就難以實施。提前疏散百姓,讓唐軍無處籌措補給,此計若成,唐軍必陷危局。
至于沿途關隘,吐蕃已不敢奢望能阻擋唐軍。連積石山這樣的天險都被攻破,其他關隘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還請贊普下旨,命各地領主出兵騷擾唐軍,使其不得安寧,時刻提心吊膽。”小論又獻一計。吐蕃領主分散各地,若同時襲擾唐軍,必讓唐軍疲于應付。
“此計甚妙!”墀德祖贊眉頭終于舒展。
“不過”小論欲言又止地看了眼墀德祖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