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疲憊地靠在車窗上,望著窗外冷清的景色出神,在顛簸中尋求幾分鐘的歇息。
身體早已被沉重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貧窮就像是空氣一般無法逃離。
在度過一個個漫長而寒冷的夜晚后,他走出地鐵站,若無其事地加入其他正常人的行列。
反觀菲利普,他住在富麗堂皇的別墅里,24小時都有專人看護,無需為生計發愁,可以自由地享受著世間的樂趣。
他是一個世俗層面上無比成功和光鮮亮麗的人,擁有了別人羨慕的一切,即使身體有缺陷也不妨礙他的魅力和智慧,然而獨獨缺少了活力和生機。
德里斯一開始對于看護工作一竅不通,多少有點手忙腳亂,甚至還有點抗拒,直到后來的輕車熟路。
一個很溫情的片段就是菲利普在夜間突然覺得喘不過氣,他大口地呼吸,像一條擱淺在岸上的魚兒一樣艱難。
德里克用毛巾敷在他的額頭上,用手心把溫暖傳遞過去,引導他把呼吸放平穩,用堅定的眼神望著他,告訴他一切都會沒事的。
電影的前半段很好笑,主要是由于兩個主角的成長環境和三觀的不同帶來的矛盾和摩擦。但這并不妨礙他們能找到共同的興趣。比如黑人小伙德里斯喜歡流行音樂,中年紳士菲利普更喜歡古典音樂,兩人都能從音樂中得到快樂。
俞舟覺得兩個主角都很真誠,這也是他們能建立起友誼的基礎。
那些外在的東西,像是金錢、職業和社會地位確實是難以逾越的鴻溝,但是情感的交流能輕而易舉地跨越這些障礙。
德里斯的真誠在于他不會對雇主抱有憐憫。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不愿把菲利普當做是殘疾人看待,他時常會忘記菲利普是殘疾然后把手機遞給他。
德里斯會嫌棄菲利普的輪椅走得太慢,然后就給輪椅安上加速器,時速十二千米,讓菲利普即使坐在輪椅上也能飛馳起來。
在菲利普因為藥物的副作用感到疼痛的時候,會讓他抽兩根煙緩解一下。
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就是,在他們外出的時候,菲利普本來想坐在殘疾人專用座位上,但是德里斯說他不能讓菲利普像一匹馬一樣被塞進后車廂,最后他選擇了和菲利普一起開著瑪莎拉蒂在馬路上狂飆。
譚怡璇看到這段的時候跟俞舟講,要不改天帶她去飆車。
俞舟說文明駕駛,幸福萬家。
菲利普的真誠在于他對德里斯過往的包容,即使知道他曾經因為搶劫而蹲過監獄。
他看到了這個被社會邊緣化的黑人小伙身上的閃光點。德里斯幽默風趣、自信大膽、仗義大方,這些優點都像是金子般珍貴。德里斯體現了人性最本真的善意,這種善意和純真不是被教化的結果,而是源自人類本身的美好和善良。
可以說因為德里斯的到來,像是給了菲利普開啟了第二段人生。他的激情、勇氣、快樂全都被這個來自貧民窟的“小混混”所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