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舟實在走累了,就找了椅子坐下來歇息,看著前面人來人往的景象,一時有點愣神。
同人的創作基本都是為愛發電,因為太喜歡漫畫和動漫里的角色,這份偏心使她們在筆下為人物創造出無數個精彩的故事。
角色的生命就是由她們用愛和真心延續著。
紙頁上那些洶涌的情感終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遺憾得到了補償,未說出口的話得以傳達,過去的心結被解開,落滿灰塵的愛意得以袒露。
在創造出的那一個個平行宇宙里,每個不能得償所愿的角色都得到了最好的歸宿和結局。犧牲的角色可以死而復生,孤獨的強者找到了同伴,被誤解的人得到了理解。
二次元的人物不是真實的,但是因為寄托了讀者的愛所以變得鮮活起來。每當有新人翻開這部作品的時候,那些角色就再次變得如初見一般年少又美好。
俞舟之所以喜歡同人的一點就是,在現實中、經過十字路口的時候總會想,那些完結的漫畫后續的故事會是怎么樣呢,也許他們騎著自行車從田野上經過,也許在體育館里默默加練,也許在醞釀一個可以拯救世界的計劃。
而同人就能讓原本停留在腦海中的畫面得以實現。
不遠處,俞舟看到一個女生站在喜歡的太太面前,激動得說不出話,即使戴著口罩也掩飾不了她的興奮,和剛才俞舟的模樣如出一轍。
俞舟也不由得笑起來。
她還看到有動漫的原畫手稿展出,和平常看到的最終畫面不一樣,連筆觸都能被放大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分鏡也是張力十足。可以通過那幾張手稿來猜測當時作者創作的心路歷程,那些一點點完善的細節都透出作者在上面花費的心思。
她小學的時候就嘗試過去畫漫畫,無奈實在是沒那個藝術細胞。
路上偶爾遇到有人要她幫忙拍照,她也一一答應。
誤打誤撞到了r18區,各種平時見不得光的本子明晃晃地擺在面前,不打碼的海報看多了就覺得有點辣眼睛。
俞舟覺得最好玩的一點就是這里不僅有動漫和游戲元素,還有類似于同好交流會的組織,比如研究軍事的、鐵道、火箭、旅游,只有想不到沒有看到的。
每個人的興趣在這里都能得到尊重,即使是再小眾的癖好也能找到同好。
她在原地停留了一會,觀察著前面的攤位,那好像是個鐵道迷社團。
俞舟對于鐵道愛好者有一點點了解,之前路過的御茶水站圣橋出口,因為有三條電車在那里交匯,所以經常有人在那里拍照。
有一個路人好奇上來問,那個穿著鐵路制服的男生就熱情地給他科普。
漫展結束的時候,廣播響起,嘰里呱啦了一堆俞舟也沒聽懂。
然后周圍人莫名其妙就開始鼓掌,好一陣才停下。
俞舟走出會場大門的時候,夕陽灑在前面的人群身上,仿佛在空中飄舞的灰塵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周圍仍然喧鬧,但是這一刻像是靜止了一樣,像是剛做完一場幻夢,現在就是夢醒時分。
每個人又要回到現實,繼續在這個名為“生活”的終極副本中打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