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根據(jù)數(shù)據(jù)庫中各種資料,也推斷出這里已經被廢棄很久了,應當暫時是安全的。
諾亞七號給幼崽換上軟綿綿的貓貓連體睡衣——同樣是《貓貓偵探》的周邊產物,不僅有仿真的毛毛,連帽上還有貓耳朵。
看著幼崽睡著后,它輕手輕腳地用石頭堵住洞口,防止外物進去,而后開始一些帶著幼崽時不方便做的工作,比如鉆到雪層下面、摸索是否有泥土存在什么的。
它算好了幼崽的生物鐘,知道這是它開展工作的好時機。
蓬松的雪,沉默了一切的聲息。
光禿禿的石壁,卻將隔墻的呼嚕聲一陣陣地傳遞過來。
年幼的“開拓者大人”,被巖壁的震動給鬧醒了。
她揉了揉眼睛,想要趴下重睡,然而每次一躺下,就能感覺到這微微的震顫。困困的幼崽十分困惑,“呀呀”地叫了兩聲之后,并沒有收到諾亞七號的回應,她就開始自娛自樂地揮舞著小爪子,把絨草鋪蓋拆得七零八碎。
一條狹窄曲折的通道,從亂飛的草葉子間顯露出來。
——它看上去是那么的不起眼,連貓貓的爪子都塞不進,只堪堪能讓幼崽時期的“開拓者”鉆過去。
好奇心旺盛的幼崽,將腦袋探了進去。
她爬過了長長長長的甬道。
她摸到了比她的睡衣還要柔軟的長毛。
……咦,長毛連著一根“粗繩子”。
她拽著毛毛,順著繩子的方向爬過去,感覺到了熱源的存在。
她撞到了敦實的墻壁……唔,又或者是斜坡?斜坡上長滿了和繩子上一樣的軟綿綿的長毛草,她的短胳膊短腿爬累了,一下子趴在了“草叢”里,長長的草葉似乎要將她吞掉一般,將她埋了起來。
……草地像是會呼吸一樣,發(fā)出溫暖的呼嚕聲。
同樣是呼嚕聲,趴在草地上,卻和貼在石壁上,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草地”的呼嚕聲,像是日光下暖洋洋的微風,一下又一下地、吹拂著幼崽的腦袋,時而耳語幾句,時而親親額頭,時而撫摸胎發(fā)。
幼崽又快要睡著了。
然而這一次,“草地”卻先醒了。“草地”將幼崽從身上掀了下來,而后升起兩輪月亮,散發(fā)著幽幽熒光,照向了摔得屁股蹲、一臉懵逼的幼崽。
幼崽偏著腦袋,看著“月亮”,睜著大眼睛:“喵喵。”
介于這只幼崽,只能用兩句話表達變化萬千的情緒……
她或許是在驚奇:“媽媽咪呀。“
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