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春朝問:“那你呢,你御劍術(shù)學(xué)了多久?”
“我不會御劍術(shù),我會瞬移,從這個空間,瞬間移至另一個空間,心中默念想去的地方,想去哪都可以。”
后排乘客按服務(wù)鈴叫來空姐:“我懷疑這兩人精神有問題,你們得查查。”
紀春朝解釋:“我們在討論一本仙修小說。”
后排乘客不依不饒:“那你們說什么他會法術(shù),會飛,我看你們就是發(fā)臆癥。”
最終,以后排乘客換到頭等艙結(jié)束這場小插曲。
下飛機后轉(zhuǎn)大巴,紀春朝告訴趙元鹿,外婆的老家在嶺西的一處小山村,村子里年輕人大多出門務(wù)工,老人兒童留守。
村子名為帽子村,因村子最高山形似一頂帽子而得名,也稱長壽村,村子平均壽命八十五歲,最長者活到一百二十歲。
大巴到鎮(zhèn)上繼續(xù)轉(zhuǎn)小巴,小巴行駛在蜿蜒的山路,車窗外,兩旁的山像是巨大的山神俯視人間,紀春朝打了個寒戰(zhàn):“你有沒有覺得這里的山很奇怪?”
“會嗎?你說的帽子山,是遠處的那座?這邊還有一個像鞋子的。”
“對,像鞋子的是鞋子村,兩山中間的山坳叫‘不落仙’。”
“這名字倒有意思。”
看著山倒是不遠,實際車在山路繞一個半小時才到村口。
村口擺著神臺,隔幾步擺一臺,紀春朝看過去,被臺上的供品嚇到差點絆倒,供奉臺上擺著的不同于常規(guī)拜神的三牲、水果,而是人頭,人手,人腿!
趙元鹿從背后扶住他:“是面食捏的。”
自村口往外婆家,幾乎每家門口都擺有神臺,只見神臺,不見人,一直往前走,離村口不遠處,一棟房子門前趴著一只黑色的土狼狗,聽見腳步聲耳朵動了動,繼續(xù)趴。
紀春朝放慢腳步:“這里的狗見到陌生人居然不叫的。”
趙元鹿則是看向狗身后的房子,房子沒有窗戶沒有門,四四方方,嚴格來說,是門窗被封,原本應(yīng)該是門和窗的地方封起磚頭,十分詭異。
紀春朝從背包翻出半包火腿腸和一個三明治,剝開包裝放在黑狗面前:“應(yīng)該是餓了吧,你看它肚子,癟下去了。”
黑狗抬頭,沒有吃食物,繼續(xù)趴回去。
紀春朝不敢靠太近,拉著趙元鹿繼續(xù)往前走。
先到三外婆家,紀春朝告訴趙元鹿,三外婆今年七十九歲,比外婆小一歲。
三外婆的孫子警惕地將門打開一條縫:“你們找誰?”
三外婆的孫子看上去十六、七歲,自上而下打量著兩人。
紀春朝自報家門,說明來意,男孩扭頭朝門內(nèi)喊:“奶奶,大奶奶的外孫來了。”
大門打開,頭發(fā)灰白,走路帶風(fēng)的老太太一把扯過紀春朝:“這娃,長這么大了,你媽打過電話,有誠已經(jīng)收拾好一間房了,先在家里吃飯,吃過飯讓有誠帶你們?nèi)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