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黃狗汪汪,蛐蛐叫。
許嬌容滿懷心事關上大門回家,并未說妖精一事。
……
又是一個多云晴天。
門口水道映出天藍云白,蘇杭以獨特方式繁榮興盛,依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筑屋,小巷人來人往,挑著擔子的商販沿街叫賣,小船裝滿果蔬緩緩而過。
白雨珺叫住一個挑擔賣烏糍老阿婆,買了幾份烏糍。
很有意思的小吃,用稻草編成差不多飯碗大小壇子形,里面裝滿香噴噴烏糍,黑黑的,非常適合拿在手里坐門檻品嘗。
分給隔壁竹泉寺組合一些嘗嘗。
聽阿婆口音不像當?shù)厝耍豢跐鉂忄l(xiāng)音多少年改不掉。
“阿婆,你是外地人吧。”
“姑娘好眼力,老婆子十幾年前逃荒來這糊口飯吃,那幾年啊家里鬧旱災,一家老小逃難來的,路上老伴沒挺住先走了,兒子兒媳在作坊里做工賺錢……”
老阿婆也許是很久沒人說話說了許多,白雨珺吃著烏糍坐門檻傾聽,看看俗世平凡人疾苦,盡量記住自己好像還做過人類。
老人講了許多,滿是老繭干枯手掌有以下沒一下整理那件發(fā)白舊衣物。
胳膊只剩皮包骨,也不知如何挑得起擔子。
普通百姓大多很瘦,所謂盛世僅是能有一口飽飯吃而已,有得吃有得住,至于百姓是否有肉吃有鹽吃不在權貴階層考慮在內,吃飽了有了力氣容易滋生想法,餓了好,成天琢磨如何種糧安分守己。
逃荒路途艱苦,誰又愿意背井離鄉(xiāng)到外地討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