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幾步,淑寧扭過頭來看了一眼,見鄔氏關了院門,過了會兒子,又響起了鄔氏的大嗓門。淑寧朝著她家門口吐了口唾沫,低低罵了聲吝嗇鬼,連頓飯也舍不得。別以為她沒看到那廚房冒起的炊煙,就那涮鍋炒菜的聲音,這么大,誰聽不見?罷了,知道這鐵公雞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再說娘和弟弟還在家等著呢。
等到安歇的時候,鄔氏躺在床上,對著自家漢子道:“他爹,我上次和你說的事兒,你咋看?”
季全脫了衣服上了床來,看了鄔氏一眼,道:“你還是消停些吧,我兄弟也沒了,他們孤兒寡母的夠艱辛了,自家又不是沒得吃,干啥還要去占人便宜。”
鄔氏哼了一聲,伸出手來一點季全的腦袋,恨恨道:“你這沒本事的臭男人,老娘真是瞎了狗眼才嫁給你。你看看你,守著這地干了一輩子,這日子就沒見有半分好過,看看你弟弟,這才幾年啊,已經(jīng)蓋了三間瓦房。在這村里也算富戶了。我現(xiàn)在不過是想著借塊田來種,又不是不還。”
季全也有些惱火了,道:“借?這些年你借了多少東西,還過幾次?還好意思說借,也是我兄弟不跟你計較。你給我消停些,省的丟人。”
鄔氏那個氣啊,一拍床板,伸手就往季全臉上招呼,一邊叫罵道:“好你個季全,這些年你若有些個本事,我何苦去謀劃那些。這些年來,我為了這個家操了多少心啊。伺候你老娘,還給你養(yǎng)小的。我一天又要養(yǎng)著老的,還要養(yǎng)著小的。你看看,二郎三郎也大了,巧姐兒也要嫁人了。這聘禮嫁妝上哪兒弄去?”
季全嘴皮子動了動,悶聲道:“可你也不能打這主意啊。當年分家,二弟不過只得兩塊田,幾分地。我兄弟雖是去了,侄兒侄女的還在。你可不能欺負人。“
鄔氏也不打他了,眼珠子轉了轉,道:“你這蠢貨。那塊田可是產(chǎn)六旦谷子。咱家種著,一年交一旦給弟媳婦就行了。”
見季全還是不同
3、大伯娘(下)
意,鄔氏怒罵道:“你個老貨,老娘跟著你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成天風里來雨里去,伺候你們這些老少爺們兒的還少啊。我這可是為了你好。你弟媳婦今年不過二十六,她模樣也長得好,沒準過些日子就改嫁了。到時她若是帶著二弟攢下的家私跟男人跑了,留下倆孩子,我看你倒時咋辦。”
季全道:“不……不會吧。我看弟妹不是那樣的人。再說我兄弟在時,兩口子也挺好的。”
鄔氏一拍季全的肩膀,道:“以前是好。可現(xiàn)在這男人死了,她又還年輕,哪里耐得住寂寞。你可別忘了,前些年那李家的男人死了,那媳婦子都三十歲的人了,不也跟著個男人跑了,留下三個孩子多可憐。”
季全想到想到當時李家兄弟那婆娘后頭確實跟人跑了,當下陷入了沉思,想著弟妹若真是改嫁了,這倆孩子可咋辦?到時他這當哥哥的可怎么跟死去的弟弟交代啊。自己雖是可憐倆小的,可自家婆娘那性子,唉……
鄔氏見他臉色陰晴不定,心里暗樂,又道:“他爹,不是我小心眼兒,咱們家這日子也不好過啊,再說爹娘可是一直跟著我們家的,這些年二弟一家子可沒伺候過老的。當初公爹分了兩塊田給二弟,后頭二弟雖是日子好了,卻沒將爹娘接過去奉養(yǎng)過一天。現(xiàn)下讓弟媳婦拿出塊田來也不算啥。”這鄔氏確是忘了這崔婆子本就不喜戴氏,前些年老二家家境又不好,再說分家時也沒分啥東西給老二,等老頭子過世,更是覺得對不起小兒子,季勇多次提出來要養(yǎng)娘也被崔氏拒絕了,就一直跟著大兒子。然季勇還是念著自家娘,每年過年都會拿一吊錢來孝敬自家娘,更不說平日里但凡自家有啥好吃了,都會分一份兒給大哥家端來。這逢年過節(jié)的,也沒少孝敬老娘,這鄔氏跟著也拿了不少好處,現(xiàn)在倒是好意思說這話,真是無恥之極。。
季全道:“好了,好了。明兒還要早起,快些睡吧。”說完翻身背對著鄔氏。氣得鄔氏也翻身背對著季全,兩口子心思各異的進入夢鄉(xiāng)。
作者有話要說:于是,俺要告訴大家。后面我不得不裸奔了。。。。唉,手頭就只有提綱了,所以,更新有可能做不到一天一更,不過最遲不超過兩日一更,有特殊情況不能更得話,我會先說明的。星期天會多碼些放好。而且我每天寫文的時間不是很多,咳咳,再說就算俺文思如泉涌的時候也不過時速2500+,一般也就1800-2000。但是卡文的時候就杯具了。。。。。好羨慕那些時速三、四千的家伙啊。。。羨慕啊。。。。
4
4、趕集
淑寧將近些日子做好的絡子,絹花,鞋墊等打包好,這才歇下。
第二天一早,淑寧拿著收拾好包袱,跟著秋叔家的牛車去了城里。胡氏一邊看著淑寧做的活計兒,一邊贊道:“寧姐兒真是有雙巧手啊,瞧著配色,這繡工。真真是出挑的。”
淑寧笑道:“這些大都是娘做的。我不過是在一邊打下手。”
胡氏只當她是謙虛,心里越發(fā)喜歡這孩子。又看了一眼身邊的兒媳婦,心里不由感嘆一番。
根兒媳婦在一旁沉默不語,低著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牛車走了半個時辰,才看見高大的城門,淑寧顯得很是興奮,雙眼瞇了瞇。這一年到頭進城的機會可是不多的,以前娘擔心她年紀小,城里人又多,怕出事,很少帶她出來趕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