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守杏林
地府!
扁鵲的茅草屋!
孫思邈陷入了生前的回憶中。
那年,他已是百歲高齡!
主持修著《新唐本草》后,孫思邈歸隱山林,于藥王山(山命是孫思邈死后更名)。
此時,孫思邈雖已百歲,卻依舊每天進山采藥,時常下山義診,救治百姓。
這一日,孫思邈采藥歸來,突遇吊睛猛虎攔路。
就在孫思邈以為自己將葬身虎口時,猛虎卻并未傷他,反而趴伏于他腳邊,哀鳴不止。
孫思邈見此,心中已然明了。
猛虎攔路,不為獵食,乃是求醫。
孫思邈手捋蒼髯,遲疑片刻,不忍猛虎喪命,決定為猛虎醫治。
走近猛虎,孫思邈細細打量。
猛虎趴伏于地,乖巧無比,任由孫思邈端詳。
原來猛虎獵食,囫圇吞棗,嘴中竟刺入一根白骨。
孫思邈以銅環撐開虎嘴,將白骨拔除,又為猛虎敷上藥膏。
事后,猛虎有靈,感孫思邈救命之恩,常伴藥王左右,甘愿成為坐騎。
每逢孫思邈上山采藥,下山義診,猛虎都于伴左右,行為代步,停為護衛。
一人一虎,相伴四十余載!
經過常年朝夕相處,孫思邈也察覺到了猛虎的不凡。
知猛虎乃是山中虎妖,孫思邈多次勸猛虎回山中修行,但猛虎卻感念救命之恩,不愿離去一追隨藥王。
孫思邈一百四十那年,預感大限將至,再勸猛虎回山,猛虎拒絕,立誓世代守護藥王一脈,以報藥王之恩。
一年后,孫思邈于隱居道觀中無疾而終。
猛虎在觀中悲鳴三日,化為玉虎,依照誓言,常伴藥王長子,孫行之側。
……
通過和孫思邈的講述,葉雨知道關于藥王不一樣的晚年生活。
不禁看向了腳邊嬉戲的悟飯和小白,眼中有著些許的期待!
不過,很快葉雨就搖了搖頭。
嘆息道:“這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