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電腦前發了會兒呆,收到一條新的消息:“陳卓是你什么人?”
她如實告知,那邊卻很久沒回。
幾天后,陳卓成功入職三娛,不止是他,父母知道后也興高采烈,只是一聽到他要住在女朋友家,馬上反對:“你姐那兒不能住嗎?自己不能租嗎?沒結婚就賴在對象家傳出去多不好聽?”
陳卓只好坦白自己沒存款,問父母要了六千塊,在找到房子前先把行李搬到了陳夏這兒。
陳夏騰出了客廳給他用,除了空間逼仄點,生活節奏并沒被打亂。她每天早上出門,他還在睡,晚上她睡了,他才疲倦地回。周六,她下廚做了兩個菜,陳卓欣然吃現成的:“姐,你不覺得你現在的作息特別適合已婚婦女嗎?要是你早換工作,和孟哥……呸,和那個混蛋,或許也不會散了。”
她惱火:“我們散不散跟你有關系嗎?吃飯還堵不住你的嘴。”
“……”陳卓心虛地看她,“怎么了,今天天氣這么好,你心情卻這么糟。”
其實她的心情糟了很久,不為其他,就為這份作息特別規律的工作。
她本以為像恒天這樣的大公司,制度體系應該十分規范,但入職時學習考試的制度匯編有一元硬幣那么厚,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卻成了一紙空文。
她所在的企管部共有五名員工,分管主要的幾家子公司,按理應該對各自的運營情況十分了解,但當她在月中和月末問他們要應收款的整理文件時,他們竟然說沒有,她去問部門經理,也是同樣的回答。
其實她一早便發現各成員企業的壞賬準備十年都沒有調整過,去問,說是正常,審計也沒要求。業務員上交的合同有的是復印件,有的是原件,隨手交了便作數。至于退款申請單,有時只有孤零零的一張紙,她審核時指出要附上銀行稅單及對方單位的退款證明,業務嫌繁瑣,財務不以為然:領導都簽字了,還能不退嗎?
大部分人都怕麻煩,于是把愛找麻煩的她也當成了麻煩。可是,這些細節雖然不一定會影響交易量,但明顯存在改進空間,更別提一家擁有幾千家下游的貿易公司竟然不滾動處理應收款?企管部難道不用中和財務和業務對賬失誤的風險嗎?
后來她實在忍不住,總結了問題和建議和經理商討,經理慢慢聽完,跟她解釋:“我們公司向來是先收錢再發貨,除了大客戶有賬期,小客戶哪里有資格談條件嘛。”
“是這樣,所以有預收正常,有小客戶的應收就不正常,業務賬和財務賬要及時進行比對,之前有過財務輸了一筆承兌金額,兩個月后托收,又重復輸,結果財務賬只入了一筆,業務員則根據重復的那筆多發了一批貨,給公司造成了損失。”
“那是業務員傻,收到多少錢自己不知道?”
“可是我們無法判斷他是因為傻而多發,還是故意利用了這個漏洞。而且,在對客戶資料的審核上,我們必須警惕一人獨資的企業,如果是詐騙……”
“好了,這些你想得到,別人也想得到,但想歸想,誰來做?業務員資格老,你跟他提,他聽你的嗎?”經理打斷她,大手一揮,“這么多年都過來了,犯錯終究是少數,也在所難免。何況我們要相信同事。你懂得思考是好的,但我們明年就要換新系統了,等你轉正了,學習完了,再說。”
經理語氣溫和,態度卻明確,她只好出去不再多提,卻不免開始質疑自己這個崗位設立的必要性,可惜,這么多天了,她并沒能從寬松的工作環境中找到答案。
陳卓見她沉悶不語,也不敢再招惹。吃完午飯,他在家打了幾局游戲,又出去轉了轉,晚上則跟女友另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