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王誠也看著徐驍,徐驍輕輕一笑,拿起杯子喝了口茶,沒有說話。
徐驍來之前以為是簡單跟諸力碰個頭,結(jié)果王誠找了這么些人,像是試探他的誠意,也像是和諸力事先通了氣。
本地人和本地企業(yè)親近得快,可以理解,但事到臨頭,一起來難為他這個主開發(fā)商,那就有點不地道了。
他很快板起臉。
“修路是小事,晟凱的前期工作都完備,擴寬可有可無。村里的小路,材料我來提供,這沒問題,但這是細(xì)活,留給底下人去做,我們就不討論了。至于大車進出——”他心想,這就不該提,他拿下石林村就是要給盛安總廠補給原料,路上運輸費時,早進晚出是必然,諸力拿這說事無外乎想來分一杯羹,如果部分送到諸力廠,可不就及時得多嗎?
他心里不爽,只淡淡掃了眼諸總。諸總還是那副和氣而自有主意的樣子,徐驍便笑道:“大車往省道那邊開,不經(jīng)過村里,沒多少影響。”
然而那婦女卻道:“那山總歸是我們的山吧。晟凱之前答應(yīng)村里,逢年過節(jié),給每人發(fā)五百塊紅包,那你們呢?”
“每人五百?”諸總問,“中秋國慶過年,每個節(jié)都有?”
“……有、都有。”
他意味深長地笑了下。
徐驍也笑:“答應(yīng)是這樣答應(yīng),那你們收到過一次半次嗎?”
“……”
“每個地方都有規(guī)矩,梧城的,諸總要比我懂得多。如果不是村長的牽線和梧城領(lǐng)導(dǎo)的支持,今天坐在這里的不會是我。所以,我很感激大家的信任和配合,該給村里的我也會給,但可能沒有那么多。”他看向陳夏,“來之前,領(lǐng)導(dǎo)開會是怎么說來著?”
陳夏立刻意會,接道:“中秋端午重陽,我們會給各家備禮,禮不重,米面油,不要的再折算成現(xiàn)金。春節(jié)每戶發(fā)兩千塊紅包,家里有六十歲以上老人的再加八百。”
幾位村民代表面面相覷,隨即開始討論。陳夏過去給他們倒茶,又說:“給村里修路,我們可以出錢,出材料,但哪里要鋪,我們不清楚,得你們自己盤算。至于村里那口下風(fēng)塘,最好挖深些,再圍一圈水泥柱,新修幾個埠頭,洗菜洗衣服什么的都更方便。”
“這說得倒對,要修的,大隊里準(zhǔn)備了好幾年,結(jié)果買幾包水泥還不知道叫誰買嘞。”
“是吧,那我們把材料送過來,你們找人動動手,修路修塘都很快。”陳夏趁熱打鐵,“還有山腳那座土地廟,好多年了,聽說很靈驗,誰家有孩子考試,都得去拜一拜?”
“何止,想生個男孩,想老人健康,想家里運氣好點,都去拜,不止我們村,附近的都過來,香火很旺的。”
“所以你們?nèi)绻敢猓覀円材軒椭乱幌隆!?/p>
“是嗎?那敢情好。”這下,不止婦女,其他的村民也激動起來,“要我說,上回baozha出事,就是沒人去拜的緣故。都在家里罵,土地公一聽,可不得發(fā)火嘛。”
“嘿,你胡說八道什么呢?”王誠急忙打斷。
村民不服氣地哼了聲,陳夏倒做出一副說錯話的表情:“要不,我們出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