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叫求生本能,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帶著壓力過活。”
“那你現在怎么又順著他了?”
“因為他想做的事情很多,但因為年紀大了,不太敢用人,自己又照顧不過來,決策難免受限。”
盡管徐驍不愿承認,但他能明顯感覺到,徐盛安在家里待的時間在逐漸變多。盛安盤子大,根基牢,領導層的平均年齡四十往上,雖有經驗和分寸,但思維固化,改革的后勁不足,效率也在變低。
他在盧城和王威合作,聽他講起公司的技改其實早該開始,可惜因為高層對訂器材,確定合作商等事項意見不一,拖到去年才正式上馬。
陳夏聽了點點頭:“所以徐董也一直在提拔年輕骨干,想培養出一支更有膽識,更有活力的領導隊伍,”
徐驍嘆氣:“只可惜,效果不佳。”
“為什么,你不是他的重點培養對象嗎?而且已經愿意和他站在同一戰線了。”
“可是他的讀心術比你更厲害,我剛剛流露出一點專心做事的苗頭,他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了好幾個任務等著我。”
“你怕不能休息,被壓得喘不過氣。”
“說白了還是懶,對吧。”他露出無可奈何的微笑。
陳夏沒有接他的話,只陪著他慢慢走。過了會兒,徐驍問她:“如果你是我,你會怎么選?”
“我選不了。”
“是選不了還是不想選?別有顧慮,我只是聽聽你的想法,又不是全聽你的,不用你對我負責。”
他口吻冷靜,陳夏猶豫了會兒,覺得她的想法的確沒什么參考意義,那就權當幫他疏解疏解吧:“如果不做我是你的假設,而是站在中高層領導的立場上,我也會選盛安。”
“原因。”
“很簡單。盛安背后有很多礦山,工廠,有成千上萬的員工,它比小企業承擔著更大的社會責任,身為領導,有義務保障員工的生計,以及公司的正常運行。”
“但越是大公司,經營不善的負面影響就越大。”
“所以這就需要有能力,有理想的人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她停下腳步,看他,“你是在害怕嗎?”
“坦白說,有點。”
“但其實你是最應該迎難而上的人。于公,你有總經理的頭銜,于私,你是徐董的接班人,理應不辜負他奮斗終身的心血。”陳夏沉默半晌,不去深究邏輯,決定先好好鼓勵他,“不過,你也不用現在就開始怕,徐董還在掌權,盛安目前也沒有遇到重大危機,你還有試錯的機會。”
“哪怕最后會證明我的無能?”
“不會的。你有心,肯定會做好。而就算你盡力了,最后結果卻不如人意,你也知自己不適合,反而會給有才之人騰位置,”她措辭委婉,“從這點來看,你的無能也不是毫無意義。”
她聲量淺淺,徐驍心里的癥結被她打開。他記起她說過,有時我們找人傾訴,不是沒有選擇,而是想通過認可來確定自己的選擇。所以,遇到一個想法一致會給予自己支持的人是莫大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