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上的,向琳瑯做的菜也都簡單,茄子炒豆角,西紅柿炒雞蛋,爆炒蝦仁。
茄子炒豆角,茄子軟嫩多汁,豆角鮮香可口,任原吃著細細感受口腔中的味道,這一次他沒有熱淚盈眶,但是心中依然不平靜的。
他們以前復原古食物卻一直不得其法,弄出來的味道古里古怪,還被人說古食物本來就難以入口,只是古時候沒有營養液,所以才迫不得已食用那些難吃的東西果腹。
他們感謝營養液的出現,讓星際人不必再過茹毛飲血的生活。
可任原堅信不是那樣,遺存的古史資料中描述的食物,是古史文化非常璀璨美好而重要的一部分,只是他們沒有找到開啟它的正確鑰匙而已。
而現在,他找到了!
黃向陽則在問向琳瑯:“我看你直播中做過很多菜,居然會有那么多菜嗎?總共有多少種?”
向琳瑯道:“這個我可沒有數過,就像茄子炒豆角是一種菜,茄子炒番茄也是一種菜,茄子豆角燉肉又是一種菜,新發現一種食材就又有很多種菜,新發現一種調料,能多出來一批菜。”
“沒有數的,多多創新就很好,也沒人問世界上有多少首歌,有多少幅畫,對不對?”
很對。
但是黃向陽感嘆的是:“關鍵是你做的每一種都好吃啊。”從直播中嘗到的,到昨晚嘗到的,再到今天嘗到的,沒有一樣不好吃的。
說別的不敢當,但說到廚藝,明月谷卻迅速刊登了。
此篇嚴肅學術文章,其中卻出現諸多夸張用詞,讓不少人皺了眉頭。
但是它出現的地方是正經學術雜志,雖然其中頻頻提到的向琳瑯一人不知是誰,但是撰稿人卻是他們都認識的同行。
任原他們接到了不少郵件還有直接打來視訊的,從他那里得到肯定答復之后,古史文化圈起了炸雷。
幾年前古食物復原那是一陣熱潮吶,但是退場時卻頗為灰溜溜,現在竟出現轉機了嗎?
而且看看那篇文章的用詞,古文化的大變革,古人瑰麗的舌尖世界,星際人缺失的幸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