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足下,在下吃完餅子就走。”
“這里有酒有肉,過來飲酒暢談,豈不比吃幾個餅子暢快?”
“不敢打擾。”
“那也請嘗個雞腿!”
“便多謝足下……”
吃的是昨晚烙的餅,喝的是山泉,算不上多有滋味,卻也自在。
遠處坐著飲酒的士人心善,愿意與道人結善緣,特意從燒雞上揪了一條腿下來遞給他,道人這次沒有拒絕,恭敬道謝接過,卻只咬了一口,剩下的都撕下來喂給貓兒吃。
三花貓吃了兩口,卻抬頭看他,聲音小到只有身邊的道人才能聽見:
“你吃的什么?”
“昨晚的餅。”
“給我嘗嘗。”
“……”
宋游也揪了一塊餅子給她。
三花貓咬得吧唧響。
三花娘娘說的,貓不吃果子,自然地,貓也不吃餅子,不過一路相伴,卻是又吃了果子,又吃了餅子。
不過她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主動要吃人的食物的呢?
第一次好像是在競州的時候。
從浮云觀出來不遠,宋游停在路邊,拿出北山道人為他準備的蓮子和路邊買的蒸餅吃,三花貓便湊過來,仰頭看著他,叫他給她也嘗嘗,此后無論宋游吃稀粥也好湯餅也罷,她只要不是剛吃完耗子,或打算去捉耗子,都會吃點。
“好吃嗎?”
“唔不知道……”
“吃完就下山了,花也賞得差不多了,下山的路上三花娘娘便不必跟著我走了。”宋游說道,“就請三花娘娘在褡褳里睡一覺吧,晚上如果三花娘娘精神好的話就去周侍郎家捕鼠,精神不好就算了,反正我們請了好幾天假呢,晚幾天去也沒關系。”
“好的。”
沒有多久,一人一貓便起身了。
貓兒鉆進褡褳中縮著,道人則與不遠處的士人們拱手道謝道別,往山下走去。
期間似有所感,回頭一看——
身后一間亭舍,亭舍中站著幾人,有人在作畫,有人在看畫,有人在看作畫的人,也有人在往他這個方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