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不平,常常踩歪,導(dǎo)致一個踉蹌,所幸她是只貓,不至于摔跤。
“專心看路。”
道人低頭對她說了句,隨即順著她的目光,瞄了眼旁邊的女俠。
這位女俠的頭發(fā)剛干不久,長期沒有打理,看起來有些炸,毛呲呲的,恰好這時春光正好,太陽一照,每根發(fā)絲都像是在發(fā)光。
小女童則好似沒有聽見他的話,依然扭過頭,一眨不眨的盯著女俠。
女俠則目不斜視,看路走路。
三道人影沿街而過。
……
因為沒有提前定,三人到這坐了會兒,這珠玉桌的菜才開始上來。
不過只是等得久,上菜之后也就快了。
云春樓是炒菜的開創(chuàng)者,但這一桌并非以炒菜為主。
十六道菜,冷盤只占三道,其余十三道里,既有當(dāng)下長京流行的炒菜,也有做法精細(xì)考究、費時費力的宮廷式菜肴。雖沒有燕窩魚翅,但也有海參鮑魚,這年頭能在內(nèi)陸吃到海鮮,也不枉費這近十三兩銀子了。
宋游舉起杯中酒,已是恭恭敬敬:
“多謝女俠等我兩年!”
“哦呀!”
吳女俠難得見他鄭重,一時有些慌亂,不知端酒還是端湯好,總之抓起一個東西,舉起示意,喝了一口才知是湯。
“說笑了說笑了,我常常出城而去,本就要從西城門過,雖一直急著等你,也沒費多大功夫。”吳女俠說著,頓了一下,“不過不管了,反正你請我吃了這么一頓好飯,什么都抵消了。”
宋游放下酒杯,微微笑了笑。
鮑魚海鮮湯每人一盞,一席總計八盞,宋游把一半都端到了吳女俠面前,她問起來,他便只說一句能者多勞,吳女俠便不再多說什么了。
“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吃海參鮑魚,以往只在說書人口中聽過。”一盞里面只有一只鮑魚一只海參,吳女俠一口就是一個,“托你的福,長見識了。”
“……”
宋游笑著搖了搖頭。
這桌菜肴,放在后世,也許最多幾千塊錢就能吃到,口味還比這一桌更好,只是在這個多數(shù)平民做飯主要靠煮的年頭,也算做法考究了,也可以算是宋游這輩子吃過最好的一頓飯。不過再怎么好,比之等待兩年的情誼,也是絕無可能相提并論的。
若是沒有她,自己可能也不舍得花這么多錢來吃這一頓,更可能是吃便宜的那一桌。若是沒有她,自己就算要去城門口揭榜,想得知那么詳細(xì)的情報也要多費些精力,還要與衙門打交道,也要費精力,而費精力正是他最不愿做的事情。
所以其實是托她的福才對。
不過宋游也不說什么,只給三花娘娘夾菜。
此后多數(shù)時候,飯桌上都是沉默的,沒有一句多余的客套話,只有吃飯的聲音。
習(xí)武之人飯量都大,吳女俠戰(zhàn)力果然了得,這一桌飯菜,居然吃了一大半,直吃得她直不起腰來,快要撐出病來了,這才罷休。
雖然沒有吃完,不過每道菜的精華基本都已吃得干凈,剩下的不是配菜就是湯,按宋游來說,是無需再打包的,只是吳女俠節(jié)省,說這些菜湯里的滋味也是平常吃不到的,堅持拿碗將之裝了回去,要泡飯蘸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