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山行走就是要和人有牽扯的,或者說,它的其中一部分意義就來自于此。
“道士你死了嗎?”
“還沒有?!?/p>
“哦?!?/p>
三花娘娘望他許久了,松了口氣。
“何出此言?”
“三花娘娘看你不動了?!?/p>
“我只是在思考?!?/p>
“思考?!?/p>
“我們也走吧?!?/p>
“也走吧?!?/p>
“……”
宋游心里還有些雜念,但也帶上行囊和信,帶上三花娘娘,往城外走去。
邊走邊想,越想越通。
通達之后,便是渾身清爽。
這才發現,不知有誰種了桂花,半城飄香。
這路也不長了。
要說這青成山啊,真是逸州乃至整個大晏西南的道教名山。不過青成山很大,又極有名,不少隱士都來山上修了宮觀或茅舍,雖說這些隱士的道行或修為也是有高有低,絕大多數都是既沒有修為也沒有道行、只單純愛慕此道的清修之人,但這山上的宮觀確實很多。
從山腳到山腰,據說大大小小宮觀幾十座。
不過宋游要去拜訪的,并不是最大、最出名、最古老的那幾座,而是后山腰上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福清宮。
一聽名字就知道,多半是正經道觀。
福啊清啊都是道教取名常用字眼,像是伏龍觀這種聽起來沒有道韻的名字,反倒是非主流。這種宮觀,若非過于古老,早在這些起名的習慣約定俗成之前就已經取好了名字,就是不正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