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買到它,成了困擾他的難題。
這份困擾直到他上了樓,去整理那先生的房間時,在窗臺上看見一盆植物,長得不高,迎風(fēng)招擺,上的結(jié)著紅彤彤的小燈籠,煞是可愛。
神仙在身邊
走出墨竹縣,地上依舊有雪。
不過已經(jīng)沒了寒冬臘月時那一片白茫茫的厚重了,地上露出了土,也露出了去年的野草,官道更是只有背光低洼處,才蓄積著有雪。
道人行走半日,走出幾十里路。
尋了一處地方,坐下來歇息。
客棧店主贈送的老母雞已經(jīng)被他殺了清理干凈,榛蘑也被泡發(fā)了,折騰了半個下午,此時全都在鍋中,化為了一鍋燉肉,正咕咕冒著泡。
三花娘娘化作人形,蹲成一坨,拿著一根木柴,認(rèn)真控制著火,時不時探頭盯一眼鍋中,嗅一嗅鼻子,思考這個做法可不可以更換下主食材。
道人則盤坐在一旁,手拿《輿地紀(jì)勝》,思索接下來的路線。
召州很大,在地圖上就很大。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可能是畫地圖的人有些偏差,不過召州篇也說得明白,召州的郡縣數(shù)量雖與其它州差不多,不過由于歷史原因,召州一個小郡一個小縣的地盤也比得上南邊的大郡大縣,那便是真的很大了。
這些天住在城中,去茶樓聽書,也常聽說召州的故事。人文風(fēng)景,江湖妖魔,還有盛產(chǎn)的yin祠邪祀,道人也聽了個大概。
心里有數(shù)了,便伸手從三花娘娘撿來的木柴中折下一根小細(xì)支,放進(jìn)火里燒,燒燃后又抽出來吹熄,在地上一磨,便有了一根尖尖的木炭筆。
三花娘娘則扭頭把他盯著。
神色和變成貓兒時候幾乎一樣。
看見身邊的人有什么異樣的動靜,或者不常見的行為,她都得把目光投過去,盯著看,要么疑惑要么思索。三花娘娘十分聰明,敏而好學(xué),要是覺得別人的行為很有道理,值得學(xué)習(xí),便會暗自記下。
為自己變得和道人一樣厲害而努力。
“刷……”
道人在圖上畫了一條彎彎的線。
這便是之后的路線了。
“咕咕……”
鍋中飄起的熱氣已帶上了濃郁的香味,里頭的湯汁也已經(jīng)變得濃稠,看起來甚至有些黏糊,湯汁中則是大塊的雞肉和一根根的榛蘑。
“好了……”
道人將手中的書扔到一旁。
伸手去拿碗和湯勺。
“好了!”
三花娘娘也立馬將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叛徒木棍扔到一旁,和道士扔書的動作幾乎一模一樣,隨即也去拿自己的小碗。
同時不忘仰頭對樹上的燕子說:“燕子你吃不吃?給你留一個雞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