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男人只看了一眼,便又跑出來,再次來到宋游面前,躬身拱手不停: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
“在下只是游經(jīng)此地,偶然見到令郎魂魄站在路邊,魂不守舍,順便聽見諸位的喊聲,便順著聲音將之帶了回來。”宋游頓了一下,又看了眼旁邊那位端著水碗不知所措的老先生,“你只該感謝老先生,多虧老先生的辦法,令郎才沒有走遠。”
“都謝謝,都謝謝……”
男子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連忙伸手:“兩位先生請到屋里來坐!”
“老先生請。”
“你請你請……”
“晚輩怎敢。”
“那我先走……”
老先生這才端著碗往屋中走。
宋游也跟著走進去。
只是村中茅屋,簡陋但也清爽,中間的一間便是堂屋,老舊的八仙桌,粗碗裝茶,桌和碗怕是都有不少年生了。
有一碗茶是老先生的,男子連忙又去拿碗,給宋游也倒了一碗。
喝了一口,瞄見桌上幾人都在看他,卻不知如何開口,宋游便知曉這些位大抵都是鄉(xiāng)間樸實人,沒那么多口才,于是放下碗,拱手說道:
“在下姓宋名游,逸州靈泉縣一山人,云游天下,途經(jīng)此地,也算與令郎有緣,便順帶來討口茶喝。”
“謝謝先生,我們都急死了。”
“不急不急,有老先生在,說不定多叫幾聲,也就回來了。”
這話只是說說。
其實這個土方法只對魂魄離散但并未走遠、就在家門附近的人有用,這小孩兒的魂魄已然走出了一里多地,這么喊是喊不回來的。不過這類民間先生通常多有經(jīng)驗,有另外的法子也說不準。
總之自己只是過來借宿,討頓飯吃,有時隨口而出的話也有千金重,不好砸了人家的招牌。
“先生要去哪里?”
“平州。”
“平州哪里?”
“想去云頂山看看。”
“云頂山……”
男人有些窘迫,并未聽過。
但他也立馬說道:“去平州地界,恐怕還要走將近二百里路,騎馬跑得快也要一天時間,用腳走少說也要兩天。先生于小人有大恩,小人這里沒有可以招待先生的東西,便厚著臉皮請先生留下來吃頓晚飯,暫住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