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男子的神情一變再變。
宋游倒覺得越發有趣了。
細看一個人的表情神態、舉止細節,其實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本性。
人的性格是不定的。
性格有內外之分,也有真假之別,有時還因時間、環境而變化。
有人表面強硬,實則內心膽怯。
有人假裝兇悍,其實內心懦弱。
有人在與身邊人的長久相處中,養成了表現出某種性格的習慣,時間一長,身邊人乃至自己都以為自己是這樣的人,可其實本性并非如此。一旦脫離了自己熟悉的環境,就會原形畢露。
本性是很難改變的,可大多數人展現出來的都不是本性,反而因種種原因將本性藏得很深。
就如面前這位看似兇惡蠻橫的官人——
起初在這里見到宋游,以為這道人和他是同類,心情一好便想開幾句玩笑,想來對方多半會附和自己。
后來見這道人一直盯著自己看,哪怕對方一句話也沒說,眼神表情里也毫無情緒,可因為心虛,便很快覺得對方不止是在無視自己,更是在輕蔑自己冒犯自己侮辱自己,好像從這道人的眼中聽到了罵自己的話一樣,還罵得很臟。
這倒省了宋游的功夫。
因為宋游即使真的出言罵他,肯定是沒有他自己想象中罵得厲害的。
于是這位官人惱怒的扯著衣服,掙脫年輕尼姑的手,大踏步,氣勢洶洶,作勢要過來為難宋游。不過宋游畢竟不是那些他所熟知的人,不是他十分確認自己可以拿捏的人,因此當他走近來幾步,看見宋游依舊站在原地那般看著他,毫無懼意的時候,他便停了下來,并不敢與他交惡,隔著兩步遠口頭威脅兩句,便拂袖離開了這里。
尼姑們這次沒敢攔他。
宋游淡淡看著。
想來這位官人平時也是跋扈慣了,但其實他的本性并不強硬,這種跋扈既是周邊的人長久以來為他養成的習慣,也是他賴以生存的本領。
與小民打交道,這種跋扈能使他更輕松的完成自己的目標,慢慢的也就習慣了,習慣促使跋扈,跋扈加深習慣。
可是并沒有改變他的內心。
而他其實是知曉對錯的,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為人所不齒的,因此別人不說話,他也覺得別人在罵他。
本質上心還是虧的。
宋游收回目光,又看見了幾位尼姑的無奈,還有昨晚收留自己那位師父撇開目光的側臉,而這時他的面色已變得恭恭敬敬,行禮道:
“多謝幾位師父收留避雨,多謝幾位師父的飯菜。”
“雨停了,你走吧?!?/p>
“只是不知剛才那位又是何人?”
“你問他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