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游還有更多疑惑。
總之得先去業山看看才知曉。
倒是也不必太急,這種事情,能以幾十年作為跨度已經是國師和皇帝人為推動的結果了,正常來說,它是可能要用上百年來演化的。
……
連著便是幾日過去。
幾日以來,吳女俠都沒回來,不知尋到了蔡神醫沒有。倒是官府又來請了一次三花娘娘,請三花娘娘去城外捉鬼,又掙了一筆賞錢。
正好到了冬至。
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長晝最短的一天,陰盛而陽弱,對于長京人來說,也與別的多數節氣有些不同——
冬至官員是要放假的。
官員休沐三日,受其影響,長京許多做工的人,也會放假一日,就是那些做苦營生沒有假期的,往往也會吃點好的犒勞一下自己,驅驅寒氣。
這一天街上也是很熱鬧的。
宋游故鄉有冬至喝羊肉湯的傳統,于是便拿著三花娘娘剛掙來的錢,帶著她去西市走了一圈,說要給她煮一鍋羊肉湯喝。
三花娘娘是懂道理的,知道用錢來買肉吃是應該的,總比用來買別的沒有用的東西好。出去替人捕鼠驅邪掙錢然后用來買肉,和出去捉兔子、魚回來吃其實沒有多大區別,還更方便些,只是為什么非得吃羊肉,讓她有些不解。
羊肉最貴了。
“羊肉是冬令補品,能御風寒,能補氣血,冬日很適合吃羊肉。”
道人一邊走,一邊對她說。
貓兒向來問題多,心中疑惑,想問一堆為什么,偏偏自己是只貓,這里人又這么多,她開不了口,便只得憋著,默默跟在道人身后,看他花錢。
只見道人先買了幾斤羊肉,買了兩條鯽魚,切了一小方豆腐,找遍大半個西市,買了一把豌豆尖,順便買了不少香料,是為下次離京做準備,離了京城再想買齊這些香料且想保證質量就沒有這么容易了,至少得準備足以走到陽都的量。
香料都買好了,聞著味道,不買一斤牛肉半只雞,實在感覺欠點意思。
道人回頭與貓兒商量。
貓兒沒有發表意見,想來也是愿意的。
道人花了不少錢,這才提著東西,帶著貓兒,慢悠悠走過長京,回到家中便開始忙碌。
三花娘娘化作人形,坐在灶前老實燒火,一邊燒火一邊仰頭盯著他的動作,不知是純粹的疑惑,還是隱晦表達他多花了錢:
“你煮羊肉湯為什么要買兩條魚。”
“三花娘娘有所不知,在我的家鄉,煮羊肉湯都是要加鯽魚的。”宋游笑著,忙碌之余,依然對她講話,“三花娘娘可知鮮字怎么寫?”
“知道。”
“怎么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