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豐州。”
“豐州還有一段順路呢。”侍女笑著說,“料來同游一程是比同船渡更大的緣分,若是時(shí)間對得上的話,請道長不要拒絕與我們同行。”
“還早著呢,到時(shí)再說吧。”
“那我便走了,道長有空記得來鶴仙樓。”
“一定登門拜訪。”
“道長無需重禮,若非要帶,就帶一只雞。”侍女對他眨眼睛,“狐貍都喜歡吃雞。”
“一定。”
道人還是這么說著。
侍女這下才是真的走了。
道人轉(zhuǎn)過頭時(shí),三花娘娘已經(jīng)拿著糖葫蘆吃起來了,整只人坐在小板凳上,好小一團(tuán),見他看過來,便仰頭看他,隨即舉起手上糖葫蘆。
“道士你吃。”
“既是送給三花娘娘的,三花娘娘自己吃就好了。”
“三花娘娘送給你吃。”
“……”
道人看了看最上邊那顆被她舔得水光發(fā)亮的糖葫蘆,搖了搖頭:“三花娘娘吃吧。”
“不吃算了。”
“別人的糖葫蘆不能白吃,下次我們?nèi)グ菰L他們的時(shí)候,就由三花娘娘提著禮物吧,假裝是三花娘娘還的禮。”
“那只雞嗎?”
“可以。”
“雞更貴……”
三花娘娘不禁皺起了眉頭。
貓兒自是明白還禮的道理的,這一點(diǎn)無需人教,但是三花娘娘通過自己的不懈學(xué)習(xí),又學(xué)到了人間的算術(shù)本領(lǐng)。
此時(shí)便不禁犯起了難。
手上拿著糖葫蘆,低頭看了又看,眉頭皺著,面露糾結(jié),隨即忽然抬起頭:“三花娘娘今晚上捉兩只耗子給她送過去,就當(dāng)是還禮了。”
“這……”
“狐貍要吃耗子的!”三花娘娘十分肯定,“狐貍都喜歡吃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