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先生想問這玉城之外都有些什么風景,我們就不知道了,除了來時的路,這些年來,我們還從未去過玉城別的地方。但要是先生問玉城里邊都有哪些好吃好喝好玩的地方,我們倒是知道一些。”謝姓商人說著看了看宋游身邊的女童,“只是有些地方先生可能不方便去。”
“那就算了。”
“那先生可是錯過了。”謝姓商人不禁笑道,“西域舞姬的美,可是與中原女子全然不同的。”
“……”
宋游笑而不語。
倒是身邊女童一臉困惑,忍不住問道:“什么美?三花娘娘也去看看!”
“哈哈……”
商人不禁大笑,卻沒有多說,而是帶著他們繼續在玉城中閑逛。
有人帶著,一邊逛一邊為他講解,這是什么,為何如此,帶他走進當地的風土人情,無疑與自己獨自走過、獨自觀看是完全不同的體會。
日頭逐漸升高。
“快到中午了,今日宜讓我等做東,請先生嘗一嘗玉城的羊肉湯和烤饆饠。”謝姓商人指著前方一家店鋪,做出請的手勢,“這邊的饆饠和長京的饆饠可不一樣,長京的饆饠是煎炸的,這邊是在爐子里烤出來的,別有一番風味。”
“昨日才蒙受了幾位的恩惠,還沒有還呢,今日又承蒙幾位邀約帶路,這才得以看到玉城風土人情,怎能再讓幾位破費?該我們請幾位吃飯才對。”
“哪有讓道人出錢請吃飯的?”
幾人哈哈笑道,帶著宋游進了店中。
依然是石頭建筑,有個門面,地上是有些發臟的布毯,上面鋪著草編的蒲團,擺著許多矮桌案,里頭坐了一些人。
謝姓客商用當地話與店主交談,宋游只說了句“我吃什么我家童兒就吃什么”,此外沒有插話。
不多時,食物就端上來了。
羊肉湯是用小的陶盅熬煮的,像是茶盅一樣,每人一盅,里頭就是一大坨的羊肉加上胡蔥煮的湯,除了鹽和水沒放什么東西,里邊帶著油花的羊湯和燉煮得發白的大坨羊肉,看起來很有食欲。
一端上來商人就招呼他開動。
宋游吹涼,先嘗了一口。
僅是羊肉的肉質,就已經撐起它的美味了。
烤饆饠則很像是烤包子,方形的,外殼被烤得酥脆,里頭是羊肉與胡蔥,被鎖在里面烤熟過后,湯汁豐富,肉香濃郁。
宋游學著他們的樣子,先小心咬破一個角,吃外頭這層皮,這層皮也是有意思,外面被烤的酥脆堅硬,里頭與肉湯接觸,卻又是軟的,并且吸飽了油水和湯汁,面香混雜著肉香,讓人陶醉。
三花娘娘又學著宋游。
旁邊不斷傳來說話聲,是當地人在用自己的語言交談,神情很驚異,似乎故事也很有趣,吸引了不少客人專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