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
宋游笑了笑,邁開腳步。
前面一條小黃土路,剛好能過馬車。
女子進了車廂,只由侍女趕馬,幾乎是緊跟在道人身后,嘴里說個不停。
只是多數時候道人都不理她。
堯州乃煙瘴彌漫之地,前方多是山路,山中空幽,霧氣重重,寂靜無人,本該孤寂,可身后時而響起琴聲,如此腳步也輕快了不少。
大約同行一百多里。
前方有了個路口。
三叉路,一左一右,四周長滿了筆直的樹,中間有個茶攤,但無人開門。
燕子飛了過來,落在棗紅馬頭頂上,先扭頭看看道人,又扭頭看看馬車前室的侍女,開口說道:“往左邊走,通往鄭溪,順著隱江。往右邊走我也不知道是哪里,不過是通往堯州腹地。”
“會飛就是好呀,有個會飛的探路先鋒也挺好。”侍女笑著看向燕子,“燕子,你還有沒有什么別的兄弟姐妹閑置在家沒有活干的?我們越州狐族比起你們安清燕子雖然沒落了,我家主人也沒有你們家老燕仙活得久,現在也沒有你們昌盛,但論傳承,可比安清燕子還久,來替我家主人干活也不算委屈你們,就算兩族交流了,怎么樣?”
“……”
燕子看向他,眼睛烏溜溜。
張了張嘴,又不知說什么,最后還是決定按先生說的,不知道說什么、不想說話時就不說,于是又把嘴閉上了。
順便把頭一扭,伸進翅膀里梳理羽毛,也不去看她,一旦不為難自己了,便頓覺一陣爽快。
此時女子已掀開簾帳,從馬車里下來。
“公主被貶于安民,我們要去看望公主,便得在此與道長分別了。”狐妖依舊是國色天香的容貌,不似凡塵,臉上明明平靜如水,可仍舊能從眉目間看出幾分不舍,“同行千里,終須一別,然而此時一別,下次見面,恐怕最快也要在兩三年后的陽都了,實在不舍。”
“多謝足下沿途琴聲相伴。”
“該晚江多謝道長允準同行。”晚江姑娘鄭重回禮,“聽說陽都乃天下第二城,甚至比長京更繁華,便先行一步,在那里等待道長了。”
“有緣再見。”
這時侍女也從馬車里拿出一個小玉瓶,大概巴掌那么大,笑嘻嘻的彎下腰,遞給貓兒:“這瓶子里裝的是三花娘娘最喜愛的醪糟湯。原本離開長京時裝了一大盆的,如今應該還能倒出十幾碗,已經兌好了糖,也夠三花娘娘喝一個月了。請三花娘娘務必收下。這既是我們給三花娘娘的見面禮,亦是對三花娘娘相伴與可愛的回贈。”
貓兒只仰頭愣愣盯著她。
隨即又一扭頭,看向自家道士。
“太貴重了。”
“那便等到陽都再見后,再將玉瓶還給我們吧。”侍女笑著說,“三花娘娘如此可愛,道長怎么忍心見到三花娘娘一路沒有糖水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