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站在無人的荒山上,對身邊的棗紅馬說:“一直跟隨在我身邊,馱運行囊,雖說對你修行有益,一直如此卻也不好。這幾個月,便請你在城外荒山之上好好修行,興許在開闊的天地和山水之間,在沒有拘束的奔跑之際,能有所感悟。”
馬兒打了一個響鼻。
道人便拍拍它的脖頸。
“走吧,開春之后,我們再來找你,看你收獲幾何,這段時間,也許也會拜托燕子來看你感悟如何。”
馬兒便邁開了步子。
走出一段距離,回頭一看道人,便奮蹄遠去。
這馬雖然瘦小,可一旦跑起來,就是不會相馬的人也能看出不凡——荒山道路本來崎嶇,又多有亂石溝壑,它奔跑起來卻如風一般,亂石荊棘全然無法阻擋它的腳步,而若是遇到溝壑土坡,它只需輕輕一跳,就能輕松跳過,身形在空中時,簡直如會飛一般。
道人收回了目光,往回走去。
進城不久,看見一家書鋪。
道人摸了摸身上揣的錢,便領著三花貓走了進去。
“誒誒……”
“店家莫急,我家貓兒乖巧懂事,若是弄壞了書籍,全都照價賠償。”
店家剛伸出的手,又縮了回去。
剛瞪大的眼睛也換成了笑意。
貓兒乖巧懂事,這種話自是沒人信的,哪怕那只貓兒老實坐在道人腳邊仰頭把他盯著,看起來很乖巧,也是信不了的,可若是弄壞了書照價賠償,那就巴不得多弄壞一點了。
“先生想看看什么書?”店家走過來問道,“道家典藏也是有的。”
“隨便看看。”
道人卻沒有看道家經文,而是挑選著蒙學書。
店家跟過來,見他翻看的多是《兒歌總編》、《千家詩》這種書,便出言道:“先生可是觀中有孩童讀書?”
“差不多吧。”
“幾歲呢?”
“不好說。”
“那看來不止一個了。”店家笑道,“若是幼童,便給先生推薦《百家姓》,《千字文》,若大一些,先生拿的《千家詩》、《兒歌總編》也是不錯的教子書,不過要想孩童早日成才又聽話懂事,還得買上《小兒語》、《孝經淺言》、《訓子駢句》才是。”
“這樣啊……”
宋游點點頭,卻依舊自己選著。
最后拿了一本《百家姓》、一本《千字文》、一本《千家詩》,和一本《兒歌總編》,至于店家說的《小兒語》,其實也和《兒歌總編》差不多,不過卻多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不知對孩童益處幾何,總之自家貓兒已夠乖巧懂事了,定是不太需要這些的。
至于那些大力教育孩童忠孝的,或是對在這個年頭建功立業有幫助的,就更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