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先生有時會出門,有時下午出門,有時上午出門,還有時晚上也出去逛逛。昨天說是倦了,在客棧里待了一整天。
有時會在客棧點菜,有時會出去吃。在客棧點菜時從不吝嗇錢財,店家幾乎每天都在為他出去買肉,說是之前從栩州走老路過來的,幾百里的山路基本沒吃過好東西,到了城里不能虧待了自己。
先生對貓倒好,每天都要為它買魚。
后院的衣服已經曬干了,那先生昨日便收了,那日說丟了不賠只是怕真的丟了或假的丟了找他賠,其實平常哪里會丟。
今早那先生又出了門,出去取了之前做的新衣服,還給他說蔣家三娘手藝果然好,看來是很滿意。
這先生倒是走哪都把那只貓帶著。
那貓也神奇,竟然能老實跟著。
說來便又想起了那匹馬……
這先生該是有些本事的。
只是他說要請李大官人向善,店家卻是不信的。人心復雜,要能那么容易勸得向了善,諸天神佛多大的本事,天底下哪還有惡人來。
這幾天這位先生每逢進進出出,皆會與他閑聊兩句,有時在大堂吃飯,他就坐在旁邊,與這先生東聊西聊,好像無論講什么這先生都愛聽。偶爾他會問起那位李大官人,那先生便說過幾天李大官人自會來找。
這都第五天了,哪有人來?
店家想看熱鬧,又并不抱希望。
“客官慢走……”
又送走了一桌客人,店家耐心的收拾起碗筷,仔細擦凈桌子。
門口光線忽然一暗。
抬頭一看,只見一道高大的身影沖了進來,衣袍帶風。
“店家!”
“啊?”
店家卻是一愣。
正是那臭名昭著的李大官人。
“客官……”
“要一碗酒!”
“客官這是……”
“端來便是!”
“好……”
店家幾代人都住在城中,雖然不是任人拿捏那一類的,卻也不敢輕易惹這渾人,只連忙去打酒。
一邊打酒,那李大官人一邊在身后問:
“你這可是住了一位道家先生?”
“正是!”
“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