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子仿佛這才看見一直跟在宋游身后的三花貓,雖是一只貓,卻也沒有輕視。
“與我結(jié)伴同行的三花娘娘?!?/p>
“原來是三花娘娘,老道有禮?!?/p>
“喵~”
三花娘娘直立而起,回了一禮。
宮殿門口仍有門聯(lián)。
寫的是:
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宋游照例站在門口默讀一遍。
到了殿中,便是圍爐煮茶。
光華子將福清宮里二三十歲的道人都叫了過來,一一介紹與宋游認識。這些人以后是要接手福清宮的,宋游則是伏龍觀的唯一傳人,這段緣分的延續(xù)還得看這些年輕人的交往。
隨即又吩咐人取肉殺雞,捉魚買羊,拔菜沽酒,就是山中剛熟的獼猴桃,也叫了幾個童兒去摘。
別說,這些道士手藝還不錯,平日清閑,怕是沒少往這方面使勁。
吃過午飯,又是奏唱道韻。
青成山的道韻很出名,用的是方言,已是自成一派體系,宋游也坐著安靜欣賞。就是三花娘娘聽不進去,趴在蒲團上睡著了。
賞完道韻,便坐在一起閑聊。
不要以為僧侶湊在一起就是辯經(jīng),道人湊在一起就是論道,那和兩個學生湊在一起互相講題一樣,有是有的,但不會是經(jīng)常的事。多數(shù)時候還是如正常人一樣閑聊,聊輕松的話。
“從逸都來,道友走了多久?”
宋游老實回答:“昨日早晨出發(fā),晚上天黑時到的山腳,山腳祿清觀的觀主心善,留我住了一宿,今早上山?!?/p>
對面有人立馬道:
“好腳力。”
宋游抬眼一看,是一位認識的道長,光華子的弟子,前幾年去伏龍觀時他都去了,大概是福清宮下任宮主的候選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