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有消息來,傳入凌云殿。
百官皆已散去,只剩天帝與幾位神君。
“鼎山也被封堵了?”
“正是……”
“距離上次天盡山,過去了多久?”
“回稟大帝,上次天盡山被封堵時,人間正是四月初夏,如今已是初秋了。”
“天鐘帝君還沒有動靜嗎?”
“暫時沒有下界。”
“還沒有動作……”
赤金大帝明顯有些著急。
若說天盡山是五條登天路中用得最少的一條,鼎山便是用得最多的一條,甚至超過其余四條的總和。赤金大帝成神之后,幾乎所有提拔起來的親信都是由鼎山登上的天宮。
如今五條已被封了三條。
超過一半了。
“大帝莫要著急,據老神所知,天鐘帝君也等不了了,已經開始準備了。若是老神此時去請他下界,給他一些助益,他必然應允。”
“老神君所言當真?”
“回稟大帝,對于天鐘帝君而言,這也是難得的機會。”
“哦?什么機會?”
“大帝有所不知,天鐘帝君隱退許久,也幾百年未曾在人間顯靈過了,眼下他老人家在人間,除了曾經道場所在的光州及其周邊還有不少宮觀廟宇供奉有他的神像、仍有香火來源以外,別地幾乎已經沒人供奉了。”老神君說著一頓,“此前火陽帝君之所以敗于伏龍觀當代之手,遠離香火道場趕赴西域作戰、導致神力不繼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天鐘帝君絕不可能步火陽帝君的后塵。”
“你的意思是說……”
赤金大帝只是稍稍想了想,便知道了:“伏龍觀當代要路過光州?”
“那不至于。”老神君認真分析,“伏龍觀當代既敢行此大事,必有準備,以伏龍觀的古老傳承,絕不至于不知道天宮有個天鐘帝君,甚至很可能天鐘帝君本就是他打定主意要清繳的神靈之一。想來天鐘帝君也是這般認為,這才會如此慌亂。既然如此,只要知曉光州是天鐘帝君古時候的道場,如今的香火來源地,別說他不見得會路過光州,就算要路過,也會繞著走。”
“言之有理……”
赤金大帝的聲音也頓了下,虛心請教道:“那么老神君的意思是?”
“伏龍觀當代如今在鼎山,是在昂州,下一步定是天柱山,在越州,從昂州去越州,乃是往東北,很可能要經過禾州。”老神君說著,伸手在空中比劃了一條由面前通往右上角的線,“昂州斜穿禾州,再穿過言州一角,到達越州。”
說著稍稍停頓一下:
“禾州緊鄰光州,并且禾州也有少許人信奉天鐘帝君,若趁伏龍觀當代路過禾州時,在禾州與之斗法,對帝君極度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