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肉疼也是因為吝嗇,沒人覺得宋游能取多少。
“道友與貧道相處頗為投機,又是用泉水來做正事,天地大勢,實在不好違背,這眼泉水誕生于此,恐怕就是應此時而生。再者說,貧道也不是個出爾反爾的人。”北山道人說著一笑,“便看道友有幾分本事了。”
“道兄大義!”
宋游恭維一句,這才從褡褳里取出一個小白玉瓶。
玉瓶很小,只巴掌大。
“在下不客氣了。”
事關陰間地府的凝聚,天下大勢,宋游也不敢客氣,免得還得跑第二趟。
于是一手托著玉瓶,一手指著靈泉,手中有靈光飛出,皆是四時靈力,靈力落入泉水中,一絲靈力一縷泉水,雙方融合,保住泉水靈韻,隨即從池中飛起落入玉瓶中。
玉瓶看似很小,卻很能裝。
只見靈力源源不斷,泉水也源源不斷,從下方飛來,匯入玉瓶之中。
眾多道長起先看得驚奇。
甚至有大度的,拍手稱奇,直說道長好本事。
眼見得池中水線明顯下降,水柱一點不停,像是玉瓶吸水,再看這年輕道人,也沒有吃力的跡象,臉上便開始有些凝重了。
等到池水將要見底,已是面面相覷。
不見道人停,不見玉瓶滿。
直到池水徹底見底。
宋游又瞄向了山中泉眼。
眾多道長當即面色大變。
泉水仍然源源不斷,從泉眼中流出,匯入玉瓶之中,好似比正常流出的速度還要快些。
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眾多道人不時邁出一步,看向宋游,又看向北山道人,又收了回去。北山道人亦是失去從容,屢次看向宋游,抬手欲言,欲言又止。
眼見得泉眼后的靈韻精華越來越小,靈力越來越弱,等到道人停下時,原先山中一間屋舍大小的靈韻精華已經只剩不足磨盤大小,從泉口流出的泉水也從潺潺水柱變成了逐漸往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