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是早已經習慣與三花娘娘同行了。
宋游搖了搖頭,繼續往上。
這趟爬山之旅確實格外枯燥。
比在畫中爬山還更枯燥。
雖然回首望去,風景都差不多,都是深秋,可是少了一只跑前跑后、跳來蹦去的小東西,少了許多聲音,便總覺得不太習慣。
“……”
宋游卻是露出微笑,居然從另一個角度略微的體會到了一點尋常人當了父母將孩子慢慢養大、習慣了孩子的存在又慢慢與之遠去的感覺。
真是一點不習慣。
所幸尼姑庵只在山腰,并不算遠。
道人走近寺院,扭頭觀看。
畫中其實也在差不多的位置,不過卻是一個道觀,而非佛寺。
可能是在很多年前,竇大家成畫之時,山上便是一個道觀,可能是竇大家也不清楚山上究竟是道觀還是寺廟,也可能竇大家畫的寺廟,但由于他沒有來過這間寺廟,寺廟便也徒有外形,而后來有個道士去了畫中,便將它改成了道觀。
道人此時看來,雙方其實差別很大。
除了都在半山腰上,密林半掩間,沒有多少相似之處。
很快到了山門口。
“靜照庵……”
道人依舊停在門口,看向兩旁門聯。
上邊寫的是——
小善不積,難成大德;
小惡不止,終成大錯。
字倒是不錯。
由于寺院地處山上,離城有些遠,山下又有更出名的三塔寺,香客倒是不多,不過由于風景好,里頭也有一些人。
宋游穿著道袍,一走進去,便受到了庵中師父的重點關照,一路陪行,問他從哪里來,來這里做什么之類的,大抵是對同行的關照,聽說他只是來看看風景上個香,順便吃頓齋飯,陪行的師父才松了口氣。
依然送了他三炷香,在他問過齋飯想投香油錢的時候,尼姑還阻止了他,說同為出家人,不收他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