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蔚藍,陽光燦爛,清冷的空氣頓時涌進來,伴隨著外頭街上擺攤賣菜帶來的些許味道。下方則是幾名讀書人,年紀也都不小了,聚在一起不知道在等哪位同窗或好友,方才聽見的討論聲,多數來自他們。
宋游就不關窗了,正好換換屋中空氣,只整理一下衣服,便下樓了。
下方木板門只開了一扇,小女童雖然長得不高,卻很勤快,正在將門全部打開,好使得屋內亮堂。
桌案前坐著三道人影,只有三人,沒有帶別的仆從,也沒有穿官袍,反倒穿得很樸素。一人從容自若,一人略顯拘束,一人坐得端正。桌上擺著一壺茶三個茶杯,還有一盤剛煮好的餃子,三雙筷子。
三人拗不過女童熱情,都用筷子夾著嘗了一顆,像是吃點心一樣,只是之后就不好意思再動了。
見到宋游下來,他們立馬起身。
“見過先生。”
“先生,別來無恙。”
“見過先生。”
“既是逸州故人,就不要客氣了。”宋游連忙說,“幾位還請坐。”
“此前忙碌,知曉先生回京時,已是快新年了,一年頭尾事務繁忙,開了年又忙于陛下登基之事,卻是直到這時才來拜訪先生。”當年的俞知州如今的俞相對宋游拱手,還保持著如當初一樣的恭敬,“先生勿要見怪。”
“先生勿要見怪。”
“羅某進京兩月,卻是昨日才知曉,先生竟也在京城,慚愧慚愧。”
“哪里哪里。在下這次回京,雖未曾見到三位,卻常常聽說三位的忙碌。去年多事,倒確實該比往年忙碌許多。”宋游也溫和說道,“為官者應當為國為民,在下唯有敬佩。”
宋游說完,又轉過身,特地看向闊別最久的羅捕頭,微笑著道:“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班頭過得可好?”
“托先生的福,一切都好。”
“原先逸都一別,本沒有想過還能在此時此地相見,還以為要二十年后再回逸都時才能相見了。”宋游拱手說,“緣分真是妙不可言。”
“羅某也沒有想到。”
“班頭也滄桑了幾分了。”
宋游說著又看向其余兩人,見他們沒有白發的添了白發,本就有白發的越來越多,不禁嘆息著道:“故人都有些變化。”
“年紀大了。”
“已是近十年的風雨了。”
“先生還和原來一樣。”
三人對此都各有各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