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一間亭舍,亭舍中站著幾人,有人在作畫,有人在看畫,有人在看作畫的人,也有人在往他這個方向看。
道人收回目光,沿階梯而下。
身后作畫的人剛把筆從畫紙上拾起,點齊了杏花的最后一筆,身邊不知何時聚了幾位文人士人,看著這幅輕松勾勒出的別樣杏花圖,都驚嘆于色彩的運用與畫中的意境,議論紛紛,可作畫之人抬起眼來,再看前方,似是想看還有什么要補的,卻已不見道人與貓的身影了。
山還是那山,石階還是那石階,山上杏花垂下枝來,仍舊是美麗的一角,只是少了那道人與貓,便也不再點睛。
作畫人愣了一下,立馬翹首望去。
卻不知道人與貓走了多遠了。
身邊夸贊無數,一時卻難以聽得進去,本來心中想的,是將畫贈予道人,如此,這場相逢才算美妙。
……
下午時候,回到東城門。
東城門自然也貼得有告示。
道人走過去看了看。
有最新政策及解讀通告,有通緝令,也有找民間高人去剪除妖鬼的。
道人認真讀了讀。
不過長京城內會驅妖除鬼的民間高人不在少數,很多都是靠這門手藝吃飯的,膽大之人發(fā)起狠來或是窮瘋了,也會接一些驅妖除鬼的活兒,寺院宮觀的人有時也會接一些。宋游在長京只住到明年,倒沒必要全都接了,只挑其中那些難的,既為民除害,也賺點錢長京生活,便可以了,剩下的留給那些長住長京、靠驅妖捉鬼吃飯的人。
就如城中城隍一樣,其實他們比宋游更能保證長京城內城外的安寧。
道人也怕麻煩,不愿與衙門打交道,于是只看了看,一張榜都沒揭,只等女俠來代勞。
說起來自己租的房子還不合法呢。
看完正準備走,忽聽一陣馬蹄聲。
馬蹄聲急促,轟隆作響。
城門口的人紛紛轉身。
道人也隨之往身后看去——
只見城門外黃土路上,一隊騎兵奔踏而來,卷起滾滾塵沙如龍,直到靠近城門,這才緩緩減速,馬蹄聲也變得柔和起來。
為首一匹高頭大馬,黑白交雜,這般毛色很容易讓人覺得它很溫和,可細細看去,才知這匹馬的威武神俊。
馬上之人亦是高大威猛,看起來大約三十來歲的年紀,皮膚有些滄桑,五官正氣,一身寬松的風沙紅袍,底下隱藏的是厚重的玄色盔甲,使他整個人看起來尤為雄壯,而馬兒身上掛著一桿長槊,血氣濃重,又不知染了多少鮮血。
身后數十騎,都是輕騎,看容貌年紀也都三十歲上下,俱都披掛整齊,滿臉風霜。
騎兵停在城門口,立馬有人拿著文書上前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