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
宋游向童兒拱手道謝,見得他轉(zhuǎn)身回了屋,稍作思考,便帶著三花娘娘往那大山而去。
他欲穿花行路,直入白云深處。
這山巍峨雄壯,卻又連綿成片,山頂隱在云霧深處,如今只看得到山腰,云霧隨風(fēng)變化無窮,說里面住著神仙世人怕也是相信的。而一大一小兩道身影在這巨山面前,很快就成了微不足道的兩個(gè)小點(diǎn)兒。
山路難行,有樵夫高歌,山中回音響徹不絕,亦有異鳥鳴啼,聲音清澈空靈,凈滌靈魂。
宋游沿著砍柴的路往山上走,不覺已身處云霧之中,此時(shí)視線受阻,幾丈之外便不可視物,不遠(yuǎn)處野獸出沒動靜有如妖魔。待得眼前的層層白霧中逐漸透了光透了藍(lán),宋游便知道,自己將穿過云層了。
于是快走幾步,眼前果然開朗。
天空是無比純凈的藍(lán),如同一個(gè)半圓的罩子,身后云海翻涌,波濤層層。下午的太陽斜掛在天邊,亮得不可直視,一圈光暈,十分圣潔。
三花貓睜圓了眼,宋游也駐足許久。
可惜啊可惜,宋游問了山中樵夫,又問了山中野獸,卻只是收獲了滿眼的風(fēng)景,并未遇到那位擅于木雕的孔大師。
那位孔大師世代都是木雕匠人,到他的時(shí)候已不知多少代了。而他從小癡迷木雕,仿佛為此而生,成年時(shí)技藝便已登峰造極,據(jù)說他四十歲時(shí)曾有作品停刀而活,在屋中亂跑,嚇壞了不少人。
這個(gè)故事在思遠(yuǎn)縣廣為流傳。
因此總有外地人慕名而來,在孔大師這里求購木雕,不過之后再也沒聽說過木雕活過來的事情發(fā)生。
宋游剛從羅捕頭口中聽說時(shí),便打定了主意,要來拜訪孔大師,甚至在逸都乃至整個(gè)大晏極其有名的道教名山青成山都被他放到了后邊。
就想見識一下木雕怎么活。
本以為能在山上遇上,多點(diǎn)緣分好說話,可惜上山?jīng)]遇上,下山也沒遇上。
也許不在此山中,在另一處山中。
只是這山一程水一程,寸寸皆是修行。
腳下的每一步都不會誤你。
下山時(shí)正好黃昏,孔大師已回了家。
這次再去拜訪,便見到真人了。
“在下姓宋名游,師父取字夢來,靈泉縣一山人,慕名前來拜訪。”宋游依舊恭敬行禮,“上午聽說大師去深山里尋木砍樹了,一時(shí)興起便前往山中尋訪,可惜緣分不夠,不得相遇。”
“哈哈這山這么大,先生從哪找我去?”
孔大師年近六旬,頭上已滿是銀霜,但仍紅光滿面,身體極好。
想來他已從童兒口中聽說過了。
這些年來拜訪他的人不少,達(dá)官顯貴、名人名士都有,可他見過有在屋前等他的,倒還沒有見過去山中尋他的。
這云深如海,怎可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