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娘娘覺得我在這里買張長榻怎么樣,長榻大概這么高。中間擺一張茶幾,差不多這么高。”宋游在窗戶邊比劃了兩下高度,最高的茶幾大概只在窗戶下邊一丁點,“這樣方便我們以后在窗邊看風景,三花娘娘也不用每次都跳到窗沿上來了。”
“三花娘娘不會掉下去。”
“但是茶幾可以趴下來。”
“三花娘娘看見有人坐著那種搖啊搖的椅子,好像很好玩。”
“三花娘娘喜歡那種啊……”
宋游回過頭來,借著昏暗的光線打量了下樓上的空間,感覺可以放得下。
“那種要花很多錢嗎?”
“得去看了才知道。”
三花貓扭頭和他對視,湊得很近:“我們是不是沒有錢了呀?”
“還有一點。”
“只有一點了嗎?”
“差不多吧。”
“人是不是沒有錢不行啊?”
“……”
這問題倒是讓宋游好好想了想。
若說人沒有錢不行,似乎不太對。在這個年頭,也確實有很多偏遠地方的人一年到頭也用不了什么錢的,甚至干脆不用錢,需要鹽的時候就背上東西下山一趟以物易物,其余時候自給自足,過著極其原始的生活。
可若說這句話不對,似乎也不是很恰當。
書中快意恩仇的江湖好漢,有時也會被一文錢所難倒,甚至多數(shù)江湖人都在為了錢而奔波。
人們印象中的修行高人,除了極少數(shù)山中隱士,或正統(tǒng)的苦行僧,其它大多數(shù)還是需要用到錢的,只是多少的區(qū)別而已。
陰陽山上之所以有伏龍觀,后來這么多代觀主不乏任性之人,也都沒有把它拆掉,不就是道觀可以提供與世俗交互的便利,在懶惰之時,還可以靠它收些香油錢過上混吃等死的日子嗎?
宋youxing走人間,也是需要用錢的。
只是江湖人往往灑脫,有錢就酒醉今宵,無錢餓著肚子也不怪誰。道人心性淡然,有錢就過好一點,無錢日子緊一點也覺得無所謂。
想了一會兒,也只說道:
“差不多吧。”
小貓兒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明明是一張貓臉,一時卻看出了幾分愁緒:
“那我們怎么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