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換了三十多兩銀子。
宋游要了二十兩的整銀,其余十多兩要的碎銀,方便花銷。
隨即又去找名師裝裱畫。
一路走去,長京似乎已有幾分年味兒,街上行人明顯變多了,常有孩童得了大人給的零錢,在街上放肆的玩鬧奔跑。不過與之相對的,是這個(gè)時(shí)候長京的氣溫要比大雪那時(shí)候還要冷一些,街上常有乞丐流民,蜷縮在角落,一動不動,不知是死是活。
偶有善人施舍錢財(cái),才有人醒來。
此乃天下首善之城,實(shí)在繁華。
然而光暗相對,時(shí)代有疾,上百萬的長京百姓,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這一刻的盛世繁華。
其中矛盾與對比,實(shí)在惹人深思。
宋游本只想做個(gè)路人,且先看遍這廣袤人間,奈何從街上走過,手上剛兌的銀錢也還是少了一些,沒有施贈太多,亦不知功德幾何。
“本來想請吳女俠去吃云春樓的珍饈桌的,只是這樣一來,恐怕銀錢就不太夠了。”宋游扭頭對身邊小步快走的三花貓說,“畢竟我們還得留一些銀子在路上用,總不能吃草吧?”
“喵?”
貓兒一邊走一邊仰頭盯他。
“珠玉桌又已經(jīng)吃過了,好像沒有多大的必要再吃一次,三花娘娘覺得呢?”
“喵嗚?”
“還好我們家還有些臘味,在下手藝也還不錯(cuò),在自己家請吳女俠吃一頓飯也是不錯(cuò)的,三花娘娘覺得呢?”
“喵!!”
“好……”
宋游神情淡然,走過長街。
新年再訪城隍
臘月三十。
灶屋里煙氣重重,既有著干柴朽木的味道、柴火燃燒的味道,也有著米飯的米香,混雜起來,便是人間煙火。
灶前一張極小的小板凳,小女童穿著三色衣裳,坐在小板凳上,看起來很小一只,正認(rèn)真燒火。
前些天才買的柴,是山上的松木,燃燒起來有松枝的味道。
木頭柴燒起來輕松省力。
只見她多數(shù)時(shí)候都坐在灶前不動,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灶里燃燒的火焰,照著道士給她說的,細(xì)細(xì)感悟火焰的靈韻,但其實(shí)腦子里空空如也。而她喜歡先找一根細(xì)直的柴,當(dāng)自己燒其它柴的幫兇,作為回報(bào),她會小心使用它,到最后再把它燒掉。
“嘩……”
小女童將棍子伸進(jìn)灶孔里,講究的撥弄一下里頭的柴,見里頭火星四濺,火焰燃得更旺了一些,她便覺得自己厲害極了。
旁邊的道人則在切肉。
切的正是此前做的臘肉。
剛煮熟的臘肉,外面已經(jīng)溫了,里頭卻還很燙,菜刀十分鋒利,用刀的人手法也熟,一刀切下去,臘肉微微冒油,便是一片飛薄的肉片。